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人造天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致是戴森球,既通过人造结构包裹恒星,通过光热开采能量,直白点就是恒星级核聚变反应堆。

    而这也是科技型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只要有充分的能量,人类能够再利用的物质是无限的,甚至是看起来毫无价值的石头,也不过是因为利用起来能耗过大才显得没价值。

    若是把石头裂解为氧、钙、碳的能量成本为每吨一毛钱,那液氧、补钙药丸、基础碳纤维、人工钻石、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必然会以百吨做起步单位销售。

    有了戴森球做参照,把行星包上一个壳似乎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以现在观测到的现象,从功能看,在远距离观测道灵界,很可能会将其误判成气态星或未点燃核聚变的星云聚合体。

    对功能有了猜测,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是用于防外星人的?

    该观测结果也给沈文剑几个带来很多新问题。

    比如地面不应该能观测到如此清晰的太阳与月亮边界,按前面的推测,这两个也会是人造天体,跟真天体相比属于袖珍型。

    现在想起来,道灵界似乎没有发生过日蚀、月蚀……没有它们,就没办法在地表测定三个天体的实际大小和距离。

    沈文剑现在又不敢用激光打月亮,低能级的激光穿不过高温高压层,能穿过去并能顺利返还地面的激光,又怕给人家打坏了,至少搜集到更具体的情报前还不行。

    这些观测结果和推测,暂时只有沈文剑、青柳、刘湘香和冷云知道。沈文剑和冷云都担心,告诉海边其他人整个世界的外景是人造的,会让人产生一种被关在实验室观察仓的压抑感。

    沈文剑自己的兴趣则从火箭转移到别处了。

    最近的一段时间,青柳负责重复测试,以测定高温高压层的流动性。

    而沈文剑,正在筛选实验室储备的技术,尝试做出一项重大设计——悬浮式卫星。

    高温高压导致火箭发射复杂度呈指数上升,却也带来了更奇怪的好处,它有着比普通大气大得多的多的浮力,以至于能直接把它当成液体处理。

    前面一次的实验还是承压能力不足,内部给压坏了。

    现在的思路是把结构做得更简单。

    还是举例来说,一个空心球到水下两万米再捞上来,它肯定变形严重,里面有其他零件也会被外壳挤变形。直接弄块铁板丢下去就没这回事,捞上来还是铁板,若是含有微气泡的手工锻铁大概会小一圈,但变形程度顶多能到微微卷曲。

    说起来简单,这件事做起来真得很考验人的综合知识,很多观测器、传感器的结构都需要改变。

    例如卫星用光学观测镜,观测镜与接收器之间是真空,镜片所见既最终数据。

    可在新要求下,要么镜片与接收器之间充气,会极大的降低观测精度,考虑到悬浮卫星高度,这种影响在增大镜片口径后也较为有限;要么加大,把原本十公斤的观测结构做成一吨的真空密闭结构,镜片做它六十厘米厚。如何取舍,甚至都不是现在的超算能给出答案的,只能靠沈文剑自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