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险象环生,尤其是在讨董时,遇到了徐荣,他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是何等侥幸,因为他并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但是在与徐荣交手过后他明白了,靠他自己,难以为继,只有关羽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大将,才是他最终走向成功的基石。
自此之后,关羽才逐渐取代了刘澜,成为独领军队的中军大将,甚至包括张飞和赵云,刘澜退居二线,与其说是给他们机会,倒不如说是当机立断,与其自己继续坐着茅坑不拉屎,等着最后像刘备一样完败在曹操手中,就必须要把他们提前培植出来,可不能像刘备用关羽,到了水淹七军之时,才终于名震华夏。
好在,关羽也争气,撑起了徐州,当然这背后有着徐庶的功劳,如果是他,会累死,早败给曹操了,而关羽在这些年中,也渐渐从一个习惯了杀伐的武夫,转变成一名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这个弯子一绕过来,那就是如虎添翼了,所遇对手,自然是所向披靡。
这些年,关羽就一直顺风顺水,几乎就没遇到什么对手,看着他百战百胜,最高兴的莫过于刘澜了,他之所以腾出指挥部队的权利,不就是盼着这一天么。
现在关羽把张勋耍了一个团团转,安全撤出了浔县,可以说,这对那曹操绝对是噩耗,虽然不清楚他大举入侵徐州的原因,可看起来完全是押在了张勋能拖住他们在徐州这件事情上,曾几何时,刘澜是真的害怕,不过看起来他是多虑了,也是当初之所以选中了关羽而不是赵云,他何尝不是把徐州的一切都交给了关羽,何尝不是与曹操一样把希望都押倒了关羽身上,关键时刻,确实不该对他有所怀疑,一看情形不对,就立马胡思乱想。
说实话,这是刘澜的一大缺点,想的太多,徐庶曾经对刘澜会有这样的想法提出过他的一些建议,因为刘澜太喜欢用奇了,而使用阴谋过多,必然会使得他整个人都显得有些阴沉,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好在,每次在关键时刻,刘澜都没有越走越远,而是能守住本心,不然的话稍微出现偏差,可能就要万劫不复。
不得不说,刘澜的运气很好,这么多年,能有今天,他确实有着超出常人的气运,如果换了他人,恐怕别说货到今日,早就在千难万险之中死去了。
而且,刘澜最大的缺点和最大的优点都很明白,他虽然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怀疑,不然也不会搞一个内卫,可是他有极为愿意听取意见,也正因为这一点,刘澜才会被他身边的谋士们认为能够扶得起,反观袁术,多少人离他而去,愿意就是因为扶不起他。
这是刘澜的厉害之处,徐庶看得透,所有人也看得真,当初他愿意投在刘澜身边,何尝不是这样的原因?
说实话,当年的徐庶,何尝不是一个犟种,与刘澜初见面,他想问自己的名字,他都以不会再见面婉拒,现在想想,当初还真有些不近人情,可是当时的自己,最后还是在第二次与刘澜见面之后就答应出仕,其实那个时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或许是因为刘澜送他的那一瓶冻伤药,或许是因为刘澜的折节下交,时间太久了,徐庶都已经想不起来当时为何会一口答应了,也许这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而已。
但这就是真实的,是他真的不记得了,因为当时的他头脑完全空空入也,一片空洞,可以说是糊里糊涂就答应了下来,或许连他潜意识里,也想着和刘澜去尝试一下,又或者是想证明自己这几年的奋发图强,是否有所成效。
徐庶就这样加入了刘澜,从开始的慌手慌脚,到手足无措,再到现在智计百出,这感觉,真的说不出,道不明,他感激刘澜,没有刘澜绝不会有现在的自己,没有刘澜,他在这个世上是盲目的,无所事事的,可以说就是在混吃等死,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
可是自从加入刘澜帐下,他开始从刘澜身上取学,从兵书战册之中学习,那时候的徐庶,每天都有着无穷的精力,不管是发生过的战事,还是别人的战事,他都会去找关羽复盘,实话说,当时的关羽那叫一个骄傲,哪里能瞧得上他,他只好腆着脸去见刘澜,好在刘澜很耐心的帮助他,才有了他今日的地位。
说实话,按道理当时如此对他的关羽,他两人应该不会成为知己,直到后来,他才从刘澜口中得知,最初他到来,刘澜就对徐庶十分看重,这对关羽和张飞来说都是极为愤愤不平的,可是在对付管亥之后,关羽可能说才认可了他,渐渐的随着他展现出来的才华,才彻底受到了关羽的肯定,而只此以后,他们两人才算是彻底变成了知己,而日后的战棋推演,徐庶所找的那个人也就从刘澜变成了关羽。
当然这些事情徐庶都是后来才知道的,不过他也没有记恨,毕竟当时的他,更像是混吃混喝的片子,也难怪关羽和张飞的反应那么大,毕竟当时他说展现出来的才干,确实难以服众,这在他们看来,就是刘澜的胡闹,他们劝不了刘澜,就只能拿自己撒气。
这再正常不过,后来,他们不就不胡闹了?
所以说,徐庶如果连这都想不明白,那他也就不用留在徐州了,这智商,回家种地,都没收成。
“元直,我敢说,今时今日的你,是真的让我欣慰,你呢,当年在龙凑,当听到我说要任命你为我的军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一天?”
“想过,不过不敢想。”徐庶看起来很平淡,可内心却破套如海,浪花重重,刘澜这句话,如果不是他说出来,徐庶还真忘记了,他终于想了起来,是什么吸引了他,就是因为刘澜这一句疯话,吸引了他,决定了他和刘澜疯狂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