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一天他不用再忍的时候,他会彻底爆发出啦,但是今天不行,除了冷笑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子远,你别不相信,大将军为什么能再次想到你,难道不是三公子推荐的功劳?那我现在就立即走人,如果你有耐心,那就听我把话说完,这次的事情,或许你也已经看出了一些眉目,但真正的情况,你真的还不明白。”逄纪的嘴是非常毒和刁钻的,如果换了别人,那他这张嘴还真不饶你,但是许攸不同,所以他也在克制着自己,苦口婆心道。
“你说?”虽然他不愿相信,更觉得逄纪是借此机会在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可是看他这般重视自己的看法,却又有些迟疑,难道事情真的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这里面还有着其他的一些原因?
“我刚才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次你去秣陵,真正的目的不是能够在秣陵取得什么进展,获悉他们出兵的时间,关键是你能够在徐州站稳脚跟,能够挡住秣陵军进犯青州的主力,只要你能够在徐州站稳脚跟,那三公子就算是有了一个强劲的外援,这点你能明白吗?”
“本来他还真的有些怀疑的,可听他这么一说,又不这么认为了,最少在他看来,事情可不会这么简单,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因为他并不认为刘澜会在短时间内对青徐用兵,这不可能,首先一点如果真要动兵的话,那么广陵传来的就一定是备战的消息,而部队调动,这么高调的举动,符合秣陵用兵的前兆?
根本不符合,刘澜几次用兵,最擅长的不就是声东击西吗?最经典的一次无意就是南下丹阳,他当着众人面高调宣称要出兵冀州,辽东第一时间出兵前往右北平,而数十万民夫更是夜以继日往青州运输粮秣,部队更是不知调集了多少人前往临淄,甚至连许褚这种伸不到将领都出现在青州,那时候天下人谁不知道他们出兵青州已经箭在弦上了,当时那可真的是把袁绍给吓得半死,调集重兵守黄河以及平原郡,可最后呢,丹阳一声鼓响,几十万大军却好似瞒天过海一样出现在丹阳,只有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取得了辉煌胜利,不仅拿下了整个丹阳军,更将孙策余孽全部清除。
这次用兵,可以说是声东击西作战的典范,如果他是史家,那就凭这一仗刘澜就肯定会留名青史,太经典了,绝无仅有,尤其是其麻痹性之大,直到与孙策开战,后者还不相信遇到的是刘澜当时的徐州军,可知他声东击西是真的把孙策、袁绍以及整个天下的人都给骗了。
而这还不算这一次的九江之战,几乎是相似的套路,结果他的部队却突然出现在豫章,所以就凭这几点,在加上与刘澜接触过数那么十回,自诩冀州最了解刘澜的许攸就有理由相信这一次的刘澜还是在故技重施,他的目标压根就不是青徐。
但这也是为什么他没有多嘴的原因,因为首先你无法确定他的最终目的在哪里,所以你就算是说出来,也会因为只是猜测没有准确消息而不会被任何人所重视,但是他虽然无法判断刘澜用兵的地点,但是他却可以进行分析。
这些可谓是他从大将军府返回的成果,在他推断来看,在剔除了暂时刘澜绝对不会用兵的地方和诸侯外,就只剩下了交州的张津以及扬州仅剩的吴会两郡,而上一次刘澜使出‘声北击南’这一回他又要故技重施也不是没有不可能的。
所以他此次前往秣陵不会有任何结果,就算是到徐州,也不会有任何的威胁,但是他们以及逄纪好像有点看不清,还在替自己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他压根就不会有什么危险,而这个时间会一直保持下去,能保持多久取决于中原大战的紧张也取决于他此次出兵的方向,如果只是吴会,那这一仗会很快到来,如果是交州,那这一仗就会无限期延后。
“子远,我来这里,不是和你争论这些,因为你的方向已经错误了,我刚才已经说了,你此去秣陵,真正要防备的不是刘澜而是袁谭!至于他们来犯,反而不会太过在意。”
“所以你专程来见我,就是为了说这些?”
许攸再次冷笑了一声,袁谭虽然鲁莽了一些,可鲁莽并不等于是傻,现在谁不知道徐州刺史是个烫手的山芋,谁还敢去接,可是逄纪却好像是送了他一场富贵一样,但关键是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的去吧大公子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但逄纪却忽略了一点,他那就是这个时候的长公子不仅不会与他互相侵扎,更不会主动的李艾坑自己。
唇亡齿寒,因为他才是他的排头兵,刘澜虽然现在的诛心可能还是南方,但未来有一天,肯定北上,有他守青徐,袁谭的青州就肯定安全,可如果他故意坑走他,那最后谁德乙,那还不是刘澜?
袁谭不傻他看的透彻着呢,没了他把他拿下了,还谁来?他的人来吗?那还不如留在刘澜身边来的更好,所以就这一点,不管逄纪说什么他都回应,但所谓的回应都看上去有些敷衍了事。
许攸看问题很简单,是否符合自身利益,他在徐州,受益者是谁,还不是他袁谭嘛,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他相信自己如果留在徐州,就一定会安全,至于他能够有这样的机会,逄纪说是三公子的功劳,他觉得这一点有些可以相信的,只不过这份情他不会领,这份差事可不是什么好差事。
眼下虽然能够直接成为掌兵的大将,但他对之后刘澜来犯时却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并不认为能够挡下刘澜,这一点换冀州任何人都做不到,包括他一样,所以这到底是功劳一份还是让他去死,不到最后时刻谁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