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在海军部内得不到赞同,里德于是将他的观点向社会公开以争取支持。6月18日,《泰晤士报》刊登了里德的文章,详细讲述了中央装甲堡式铁甲舰的构造,特别是其无防护的首尾是如何的脆弱,质疑一旦这里被破坏,军舰是否可以保证稳性与不沉。这样,如同巴纳贝之前所估计的,这场海军工程学界内部的辩论终于扩大到了社会上,在英国这样一个注重海权的国家,没有什么能比关于一艘在建铁甲舰的设计问题更能吸引政要和公众的注意,这样,争论的牵涉面变得更广了。
海军内部不少人士不赞同里德这种将争论复杂化的做法,文章发表的当晚,后来任第一海军大臣的乔治?戈森直言了他对里德的不快。坚称他对“不屈”号抱有信心,那种极限破坏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次日,巴纳贝当即在《泰晤士报》发表了他的回应,讲述了之前反驳里德的那些论据。但马上招来里德新一轮的攻击。“巴纳贝的备忘录每一段都是错误的。他误导了公众与海军军官。”同时,里德的老上级,曾在9061到9071年担任海军部审计官的斯潘塞?罗宾逊,在6月20日的报纸上,用激烈辛辣的语言赞同里德的观点,声称在海军工程学上,巴纳贝只配做里德的学生。有意思的是,回想9070年的时候,当里德质疑那条倒霉的“船长”号的稳性问题时,当时担任海军部审计官的斯潘塞?罗宾逊,却是受格莱斯顿内阁的委托,代表海军部发表言论去平息公众的疑虑。不知此君是否为因稳性不足而倾覆的“船长”号上的几百个冤魂,多年来一直负疚。
一时间,《泰晤士报》成为双方争论的战场,你来我往,没完没了。6月21日,巴纳贝驳斥斯潘塞?罗宾逊。6月25日,斯潘塞?罗宾逊再次发表文章反驳。6月26日,1871年时任海军设计委员会成员的约瑟夫?沃尔勒加入论战,表示担心里德对“不屈”号的忧虑会继“船长”号倾覆事件后再次发生。7月9日,《泰晤士报》的一位编辑发表社论,指责海军设计委员会是在罔顾政府和公众的疑虑,对“船长”号倾覆事件后总结出来的经验不闻不问,在军舰稳性问题上错误地一意孤行。同时。“颇有见地”地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于海军部既虚伪又头脑僵化,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在蒸汽时代死抱着风帆,无视撞角和鱼雷给海战带来的变革,一味抱着火炮和炮术。一句话,海军部是政府里最无能和最急需改革的部门。
这篇社论对论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却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军舰设计上的问题,只能是依靠扎实的探讨去获得答案。不见得巴纳贝、胡德和休斯顿?斯图尔特就看不见蒸汽、鱼雷给海战带来的变革。他们正是在不断探索如何去面对这些变革。
在政府和舆论的压力下,海军部被迫作出了一些举措以回应舆论的呼声。社论发表的一周之后,里德在《泰晤士报》刊登了两封公开信,声称海军部已经公布了“不屈”号的稳性曲线图,“尽管那是错误的”,他说道。同时,他透露一个消息,海军部邀请了三位民间人士:弗洛德、阿姆斯特朗公司的伦道尔、约瑟夫?沃尔勒,来检验“不屈”号的稳性数据。
受海军部的委托,弗洛德制造了一条排水量为1吨的“不屈”号模型。在试验水槽中进行稳性试验。试验报告指出,试验的目的在于检验“不屈”号在无防护的首尾段水密舱遭到破坏后的情况。以及是否会导致军舰倾覆。试验证明,在严峻的海况下或者是里德所指出的各种战损情况下,甚至是中央装甲堡下方的双层舰底之间发生破损而导致进水,“不屈”号的现有设计依然能保持舰体的平稳与不沉,满足当初海军部在9071年所提出的稳性要求。同时,通过在舰内增设防摇水舱,可以将舰体破损引起的进水引入防摇水舱,可以进一步减少军舰倾覆的危险。但在此极限情况下,也应该尽快返航修理。
另外,对于里德最关心的问题,即软木结构的抗打击能力问题,该份报告的评论是:由于波涛汹涌造成军舰的摇晃,煤烟弥漫的干扰,以及准确判断距离和风向、风速的困难,大量的集中命中弹可能性很小。但即使如此,尽管炮弹在软木中爆炸确实破坏力较大。但对于轻质结构的话,炮弹会在击中后1/150秒内爆炸,除非是以大倾角入射,否则在此期间炮弹将已穿透舰体6至10英尺,即已经穿透软木层而在帆布和麻絮混合层中爆炸,这将大大减轻爆炸的威力,避免对软木层造成摧毁性的破坏和波及相邻的水密隔舱。在炮艇“荨麻”号上用64磅炮弹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水密隔舱的抗打击效果很好,如果配合各水密门严格关闭,将可以提供较好的抗沉性。因此,现有的设计形式是可以放心的。
如果以为这样就可以让里德和他的支持者们住口,这可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当这份报告在12月一公布,里德马上指责这只是海军部用来掩盖错误的遮羞布,“是用罪恶和欺骗去写成的”。《泰晤士报》的文章也声称:“如果说这条船是安全的,只能是对手的射击技术太差劲。” 而支持这份报告的海军部设计委员会成员托玛斯?巴塞尔的回应是:“乡巴佬……就少为海军部的事情操心吧。”
就这样,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9078年的1月。《泰晤士报》再次号召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去评估“不屈”的设计方案。对此,后来担任海军军械总监和海军大臣的汉密尔顿表示:“既然是人造出来的船,在遇到极端性的打击下当然会被摧毁。但在面对那些目前我们可知的火力攻击下,我相信她是扛得住的。”
这次争论持续了这么久,原因在于:经过“船长”号倾覆事件,海军主力舰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容易受到关注的问题,海军部的公信力也因此受到舆论与公众的怀疑。因此,当里德将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公开后,引起的轩然大波是可以预料到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一个权威人士去匡清疑团、作出一个公正的论断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年在“船长”号倾覆之后,海军部马上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去评估海军舰只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很多过去的设计理念得到重新的检验,同时也催生出象弗洛德对船舶稳性的研究等一系列新的工程学理论。因此,凭着多年研究的积累,弗洛德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但尽管他不是海军部的职员,他却是受海军部的委托去检验“不屈”的设计方案,而且他的研究伙伴约瑟夫?沃尔勒曾经是海军部设计委员会的成员, 因此弗洛德也同样落下被人怀疑讨好海军部、掩盖事实真相的话柄。(未完待续。。)
ps: 三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气呼呼的对我说:“爸爸,老师一点都不好,总是凶我,中午还不拍拍我睡觉。”
我:“老师不可能像妈妈一样照顾那么多人的,你要听话。”
儿子:“让老师和妈妈换换就好了,妈妈每天在幼儿园陪我,老师在家陪爸爸睡觉。”
想想竟然有点激动呢。????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