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一七章 哥俩一起去当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例如杜甫,后世人们多称其为杜工部,其实他并未在工部担任过任何官职,只是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里当参谋时曾经挂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头衔。

    但周承业的这个检校官与其他人的却有很大不同。

    别人都是人在边关,因为立下了大功劳,所以朝廷便在京城里面给其封一个检校官以示嘉许。而周承业原本的职事官便是左千牛卫府的司录参军,乃是正儿八经的京城武官职务,现在忽然得了一个鄯州都督府录事参军的检校职务,确实与其他人反其道而行了。

    而且,鄯州作为陇右节度使所辖十二州中最大的一个州,不仅是陇右节度使的驻所,也是抗击吐蕃人东进的第一战略要冲,其地位可谓十分关键。所以,鄯州都督府中的录事参军,虽然跟左千牛卫府的司录参军是一样的官职,但级别却高了两级。

    左千牛卫府的司录参军是正八品上的武官职务,鄯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却是从七品上的武官职务。

    周承业这次虽然还是临时代理,但只要他在任上作出功绩,给他升官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除了周承业得到了新的任命,一直在京城内晃荡的前任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之孙郭元忠也被门荫授官,得了千牛备身这个正八品下的官职,同时检校鄯州都督府参军事。

    如果将整个陇右节度使比为后世的大军区,那么鄯州都督府便是大军区指挥机关驻扎的那个警备区。

    这一任的陇右节度使张忠亮,乃是李隆基下令设立陇右节度使这个行政区划以来的第三位节度使,而首任陇右节度使便是郭元忠的爷爷郭知运,第二任的节度使是郭知运的副手王君廓,张忠亮更是郭知运当年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下属。

    让郭知运的二儿子郭英义在张忠亮手下任职,自然是大唐皇帝陛下的意思。

    郭家满门忠烈,郭知运驻守陇右十多年,杀的吐蕃人不敢东视,乃是李隆基在任前期最为欣赏和器重的武将之一。为了嘉奖郭知运的功绩,玄宗曾经加封他为左武卫大将军,乃是大唐十六卫府第一武官职务。

    同年,郭知运因病在军中去世,终年不过五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凉州都督,锡米粟五百斛、绢帛五百段,并令中书令张说为他亲自撰写碑文。配飨太公庙,谥曰威。

    郭知运去世之后,郭英杰和郭英义兄弟两个依然在大唐军中效力,也是十分勇猛。前几年,郭英杰更是在与突厥人作战时为国捐躯。

    正因为郭家人忠烈善战,所以皇帝才如此关照郭家。不仅屡次为郭英义升职,而且还把他调往其父生前的老部队,从不担心郭家人与陇右军中将领结朋营党。

    这一次,也不知道是何原因,皇帝陛下竟然舍得将郭家的独苗郭元忠也送往陇右,足见一直在京城之中低调存在的郭家,其实从未离开大唐的权力核心地带。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跟周承业的幕后运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了实现自己暂时脱离长安的目的,周承业动用了张九龄、高力士、李琎、郭英义、郭元忠等五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他要帮郭英义从秦州都督的职位上调动到鄯州都督府,而在这之前,却要替前任的鄯州都督寻找到一个体面合适的位置。这种涉及到正三品武将的职务调动,非得让张九龄、李琎等人一起运作才能快速见效。

    郭英义到位之后,便立即按照周承业的请求,向皇帝上表,请求将自己的亲侄子和周承业二人调往鄯州。已经得了周承业暗示的高力士,此时也趁机在一旁替周二说话,这才让爱才心切的皇帝舍得把周承业和郭元忠两个小家伙从长安城内放出。

    皇帝调动郭英义前往鄯州,目的是针对吐蕃人近期以来越来越猖獗的挑衅和边界入侵,所以他对郭英义提出的这个要求倒也不怎么好拒绝。

    郭英义在上表中说的明白,周家二郎精通武器设计,又懂得兵法战策,正该在边关多加锻炼,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他侄子郭元忠,现在已经娶妻,而且杨玉燕还有了身孕,所以也到了为朝廷效力的时候。

    周承业和郭元忠素来交好,那就正好都调进鄯州,接受郭英义的调教,这样一来大家都能觉得安心不少。

    大家都以为周家二少和郭家大少在得知自己的军中职务后,一定会哭着喊着赖在长安城内,没想到这俩货在任命文书还未发出之前,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长安。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