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七六章 李林甫的手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能够容忍的,但他生平却最恨别人当着他面一套,然后背地里再玩另外一套。

    严挺之以往在李隆基和朝臣的面前都是以正直无私的形象出现,而且以往严挺之为官的经历也证实他并非假道学、装清高,然而这一次他为王元琰私下里面奔走开罪,甚至自己掏腰包贿赂有司官员的做法,却让皇帝和朝中大臣们大为吃惊。

    李隆基看完御史台的奏疏之后,立即让人将周子谅喊了过来,然后当面询问王元琰贪赃案的事情。周子谅此前并未插手此事,也没有跟严挺之私下有什么交易,所以回答的很干脆,只说自己听御史台的其他同僚谈论过这事,但因为职责分工不同,他并不知道案情审理的进展。

    李隆基又问周子谅最近一段时间户部侍郎严挺之是否来找过他,老周认真想了一下,回答说大概有半个月时间没有在私下里见过严挺之了,也不知对方在忙什么事情。

    对于周子谅的回答,李三还是比较满意的。只要周子谅没有掺和到这件事情中来,李隆基就没有什么好为难的,他这次准备好好敲打一番严挺之。

    周子谅离开之后,李隆基让高力士去政事堂将张九龄、裴耀卿和李林甫三位宰相喊了过来,然后手拿御史台的那份奏疏说道:“三位爱卿可以仔细看看这份奏疏,我真是没有想到啊,户部侍郎严挺之竟然也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官员,平时他一直是以正直无私的面目示人的,这次竟然因为个人私情而去贿赂官员,为已经犯了罪的官员开脱!”

    三位宰相听了皇帝这话,顿时面面相觑,都表现出了一副惊讶的样子。

    李林甫的惊讶是装出来的,因为这份出自御史台的奏疏本来就是他暗中授意的,而严挺之和王元琰的事情他更是从头到尾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张九龄的惊讶也是装出来的,因为就在刚才高力士来政事堂请几位宰相前往御书房时,老高第一个见得便是张九龄。高力士知道张九龄跟严挺之关系密切,担心老张不明就里地替严挺之说好话,反倒把自己给搭了进去,所以将方才李隆基召见周子谅的事情点到为止地透露了一些给张九龄。

    裴耀卿的惊讶却是真的,这位老好人平时跟严挺之关系也不错,所以赶紧替严挺之说起了好话:“臣以为严侍郎这次的做法确实不妥,不仅有损朝廷官员的形象,也辜负了圣上对他的殷切期望。但是人生在世,焉能无情?严挺之这次犯了糊涂,却也证明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陛下可重重地训诫他一番,让他今后不可再这么随姓做事!”

    李隆基听了裴耀卿这话,心里虽然还是很火,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虽然严挺之犯了错,但却不是那种不可饶恕和原谅的大错,似乎过于计较的话,倒显得自己有些斤斤计较了。

    “张卿,不知你如何看待严挺之此事?”李隆基开口说道。

    有了高力士的提醒,张九龄此时已经知道李隆基对严挺之的不满,所以没有直接替严挺之开脱,而是自责说道:“都是微臣没有当好表率,平曰里对严侍郎少了提醒和诫勉,这才让他在关键时候没有把持住自己,以至于做了糊涂之事,辜负了圣上对他的一片栽培之心!”

    张九龄的这个态度有些出乎皇帝和李林甫的预料,关键是他不去评价别人的是非对错,却主动把过失往自己头上揽,反倒让皇帝不忍心指责他荐人不明。

    李隆基又问李林甫:“李卿,此事你如何看?”

    现在的李林甫已经不再像当初刚任宰相时那么在意张九龄和裴耀卿的态度,他大声说道:“臣以为,王元琰贪赃之罪证据确凿,为了警示百官,当予严惩。严挺之作为朝中大臣,明知王元琰有罪却替其开脱奔走,便是知法犯法,也当予以严惩!”

    听了李林甫的这番话,李隆基觉得甚合自己的心意,于是毫不犹豫地说道:“朕以前多次对大臣们说过,朕不是太宗皇帝,没有他那样能够容忍的雅量,对于犯了过错的臣子绝对不会饶恕。这个王元琰入狱之后还不老实,便将他革职免官,流放岭南!严挺之知法犯法,免去其尚书左丞和户部侍郎的职务,贬为洺州刺史!”

    三位宰相见皇帝心意已定,也不敢再出言劝说,于是躬身告退。

    又过了几曰,朝中颁下旨意,张九龄和裴耀卿离开了政事堂,李林甫顺位担任了中书令,牛仙客和陈希烈则迈上了大唐宰相的高位!

    (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