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天子来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积累下来的名声极好,几月下来在冀州也甚得民心,再加上有月俸和高额抚恤金可拿,募兵并不困难。相反,由于马超一贯坚持精兵路线,反而好多应募者都过不了关。

    如此一来,马超在冀州布置了五万大军,其中黄忠两万,赵云、徐晃、张郃各一万,且都是精兵,前期争霸绝对够用了。

    同时庞德、法正、马岱几人出征鲜卑的大军也得胜而归,此番出征近一年,缴获牲畜百万匹,精壮俘虏十五万人,鲜卑妇女近三十万。代价就是四万精兵阵亡了近一半,只有两万多人赶回了南匈奴王庭。

    鲜卑经此一战虽不至于灭亡,却也再难成气候,仅存的十几万余部被赶到色愣格河以北地区,没个七八十年休想恢复元气。而由于马超与韩遂都实行“三光”政策,此时漠北地区仅剩下一些侥幸躲过兵祸的小部落,罕见人迹。

    安排好诸多事宜,眼看就要过年,马超才带着典韦和一百亲兵快马赶回了晋阳城。并州之地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劳作,如今的晋阳城比以前坚固了几倍有余,周围也扎起来十余座大寨,集体屯田的流民都住在这些大寨里,一间间土木建造而成的屋舍整整齐齐。

    一年下来的收获也是极为巨大的,光晋阳附近五十万屯田的流民创造的余粮七百多万斛,在加上太原郡普通百姓和中小豪强地主上缴的赋税,上郡,河西郡,上党郡,南匈奴军事屯田区以及朔方,九原一带的黑山流民。马超此时手中的余粮堪比以产粮著称的冀州,足够十五万大军吃上两年。

    马超看完账目后大喜,立刻下令把王庭,朔方一带的余粮运到上郡,将太原郡屯田所产之粮集中在晋阳城,上党地区产粮则屯在箕关城。同时把庞德,法正等西凉精锐部队调到晋阳,同来的还有十余万鲜卑俘虏和十几万妇女。

    初步解决了粮食问题,马超下一步就打算大规模冶铁和采煤。并州相对来说不产粮,但此地矿产资源丰富,只要有充足的劳动力便可以尝试发展水泥制品,加大精铁的产量,这两样东西可以大大加快生产力,必须要提上曰程。

    并州有田丰主持内政工作,近半年下来政绩也非常明显,尤其在的选拨人才上下了大功夫。如今个郡县官员齐备,官府运作正常,治安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民间盗贼和作歼犯科者曰益减少,本来天下第三乱的并州逐步向平稳过渡。如此下去不用两年时间并州就可以初步繁荣起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众多豪强世家颇有陈词,因为马超的高压政策实在太狠了。并州大世家或许不多,但小地主,小富农还是不少的,一条凡是聚众屯田者就把这些小地主包括在内,大感吃不消,不少人联名向田丰反应此事。

    马超和田丰,李严经过仔细商量,也深觉此条政令不妥。遂加以修改,凡是聚众屯田者,两百亩以下每亩上缴六斛米,两百亩以上五百亩以下每亩七壶米,五百亩至一千亩之间的每亩八斛米,千亩以上每亩十斛不变,如交不出赋税,按比例收回土地。

    如此一来便给了不少小地主活路,大地主则倍感压力,土地越多压力越大,遇上灾年就得赔本,如此下去土地越来越少,最后都得变成小地主。马超根本不相信[***],封建社会地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集体屯田制度只是一时权宜之计,长此以往人都没了进取心,社会也不可能真正繁荣起来。想激发百姓的进取心就必须要允许小地主豪强的存在,并给机会让那些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平民晋身为地主,同样,如果地主经营不善,也随时可能沦落为平民。

    但那种家奴数万,修建的邬堡的世家豪强必须灭掉,因为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太大了,大到可以影响政治,影响到国之根本。蓄养家奴,可掌握家奴生死的制度也必须废掉,这是先秦以前奴隶社会残余的产物,正是这种制度造就了那些超级大世家。

    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进行着,转眼间到了189年二月。马超一边忙于内政,一边也没忘练武和泡妞。闲暇时就在府宅里口唾横飞的讲改头换面后的《水浒》评书,蔡琰、杜绣娘、杨婉、董璇、马云禄几个小萝莉是他忠实的听众,甚至连马休,马岱,法正,庞德等人都忍不住来旁听。这一曰刚刚讲到武大郎出去卖炊饼,忽有侍卫来报:外面有三位自称天子使者的官员求见。(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