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辽军已经溃败,那么宋军在周毅的启发下继续往前面追,童贯也下达了追击百里的信号。.
原本皇帝亲征是最能够调动士兵的气氛的事情,耶律延禧来了,无疑可以让辽军士气大盛,在人数还比宋军多的情况下,应该会赢才对。
但是实际上他想多了,虽然宋军这边没有皇帝坐镇,但是周毅已经率领大军拿下了三座城池,胜利带来的士气可比皇帝的尊贵带来的士气要有用得多。
于是在周毅又坑了骑兵一把的情况下,麻雀战术又已经将辽军的耐心消耗了许多,多重打击之下,辽军溃败周毅并不觉得意外。
其实周毅一直相信华夏的军队,只要没有遇上猪一样的领导者,他们总能够创造奇迹,但是遇到慈禧啊之类的东西,那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一个有魄力的领导人,相当于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周毅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了,但是他记住了这句话。
宋军展开追击,纵观历朝历代的战争,其实是一方溃逃一方追击的时候杀人最多,相比之下两军对垒的时候看着挺惨烈的但是实际上差别都不大,你一个我一个地消耗着。
但是追杀不一样,追杀是一群人阿紫前面逃跑,一群人在后面痛打落水狗,这是完全没有抵抗的单方面**啊。
周毅并不关心结果了,这一场战争的意义在于保住了蔚州,蔚州重回了大宋的怀抱,只要好好经营,应该短时间内不会再被夺去了。
追杀了一天的时间,一路上丢下了数千具尸体,耶律延禧才算是仓皇逃离,出了蔚州,宋军就没有继续追了,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三十万军队,到回来的之后,只剩下十万出头了,这让耶律延禧欲哭无泪,这一场战争他输了,而且输得十分彻底,且不说丢了蔚州,还被宋军斩杀了三十万的军队,整整三十万啊,整个辽国损失近半的兵力。这是建国以来都从来没有过的败仗!
这里,宋军同样损失惨重,但是却不至于像辽国那样伤筋动骨,现在的宋军,经过周毅的统计,还剩下不到七万,还是比辽军少。得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周毅还在奇怪,只不过七万而已,难道辽军伤亡更惨重?
但是无论如何,宋军还是赢了,而且是很漂亮地赢了。
当天晚上,火头军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出了最为丰盛的晚宴,七万大军,就在这平原上,摆开阵仗吃起来。在他们不远处的斜坡上,就是埋葬了宋军和辽军将士的英雄冢。
在周毅提出了将宋军和辽军埋葬在一起的计划之后其实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的,但是周毅将他们说服了,他说,士兵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也没有辽宋之分,他们只不过是忠心执行了领导的命令。
这个理由不仅仅获得了大家的同意,而且周毅的形象在大家的心目中也进一步高大了起来。
于是就在这松子口平原的山坡山,耸立了一座十分高大的合葬墓,里面埋葬着大宋和辽国死亡的战士的尸骨,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墓碑,上面有周毅和童贯手书的墓志铭。
休息了一个晚上,大军拔营凯旋,先是回到了蔚州,那些受伤的士兵将留在这里养伤,并且成为这里的士兵,这是周毅的主意,士兵本土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蔚州,周毅和童贯两个人经过商量,在回家的路上顺便将小小的应州给攻下来。说实话应州还不到蔚州的一个角大,下辖浑源,金城,应县,河阴四县。
应州的兵力并不多,更何况是在得知耶律延禧亲自率军都还打败仗的情况下,驰援无望,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应州全境就已经全部纳入大宋版图。
一举攻下两个州,可谓是战功赫赫,周毅原本还想着让赵佶增兵,一鼓作气攻下其他几个几个州,但是却遭到了赵佶的拒绝。无奈之下,只好带着人返回真定府。时间已经到了七月。
还记得在真定府,童贯临走的时候,拍了拍周毅的肩膀,说道:“小伙子,好好干吧,燕云十六州,还剩下十四个。”
当时周毅还没想明白是什么意思,童贯却不解释,带着人马就回京城去了。周毅也不管那么多,现在算是了了一件大事,是时候放松放松了。
其他的人回军营,周毅带着王二回到了在真定府的住处,还好距离真定府的衙门并不是很远,这让他很得意,感觉自己有先见之明。
骑着血喉马,从街口就慢慢悠悠地往家里面走,百姓们都出来看热闹,周毅身上的盔甲显得十分耀眼。经过这段时间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