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你就会明白,华夏的实力是多么巨大。
杨夏当然可以避开刘家这个麻烦,自己去搞一个航运公司。然前面说了,把刘家吸纳进来,主要是刘家的公司里有一批熟悉航运的人才;同时结好于刘家这种二流家族,对于汉唐在香城港的根基也很有帮助;当然,杨夏力压和胜和,也间接地向港岛各界秀了秀肌肉,汉唐投资的水很深,千万不要去趟那堂浑水。
至于若上和胜和就没有麻烦,当然有麻烦,然而正是这些麻烦,将会成为汉唐投资的“垫脚石”,从而让汉唐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以汉唐航运为例,如果想从无到有,组建一个正常运作的航运公司,最快的时间也需要三个月甚至半年,杨夏此举,至少节约了差不多半年时间。
时间进入了六月,汉唐投资又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大陆上分列于蜀都、昌城、江宁三地的三个食品公司终于正式开业了。
对于三个总投资不过50万米刀(捡了很多便宜)的汉唐食品企业,说真心话,杨夏并不是特别关心,因为他此时的心思大多在香城港的证券部,偶尔会关注一下远在米国的微软、汉唐软件以及山鹰基金,虽然米国的三个公司,杨夏只投入了150万米刀,但三个公司可是寄托了杨夏的厚望,至少,在前期的资本积累中,米国的公司必须出力,出大力,否则,杨夏的布局根本就展不开。
但是,杨夏不关心,不等于不管不问,不等于对其公司就一无所知。只要下面上交过什么材料或报告,杨夏都会认真地看一遍,等于是背了下来;下面的经理人等反映的问题,杨夏都是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也记在心上。
杨夏的不关心,仅仅是指平时心思没放在这上面,而且,这种不关心也有他的道理。此时大陆上的外资企业,有如国宝一般稀少,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去打其中的主意?要知道,这些公司虽然微小,但每个公司的总裁,都是拥有香城港户口也即拥有英国护照的人,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惹这种公司。
所以,除了前期羊城铁路出了一个幺蛾子外,其他的,基本就一路绿灯了。
本来,如果干得快一点的话,五月间冷冻食品类就应该推向市场,但终归是新建工厂,来不及。
三个食品公司定在同一天开业,6月8日,据说这天日子不错。杨夏得知三个公司当天营业,因此从中午开始就等着汉唐食品的电话,想看看开业后的营业状况。
如果要让杨夏解释为什么会在大陆开设这种食品公司,理由多多了,譬如改善民众生活,譬如增加就业增加税收等,总之,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真实的目的是他潜意识中的圈钱计划。
80年代做生意,应该不叫生意,而叫圈钱。特别是杨夏这种拥有进出口资格,而又洞悉未来经济走向的人,真的是相当于抢钱。在大陆设食品公司,就是想证明一下,杨夏抢钱的方法是否正确。而现在杨夏关注第一天的经营业绩,本质上也是关注他的抢钱行动是否真的有效。
一直等到晚上7点,杨夏才接到深港的电话,截止下午18点30分,蜀都共售出各类货物价值3.8万,江宁共售出4.9万;昌城因为整天都在下暴雨,全天只售出了货物1.1万。
“尼媒!”杨夏看到昌城下雨,莫名地骂了一句。
不过,前面两个数字让杨夏非常满意,而且,这仅仅是第一天,只要打开了局面,这个数字还将不断上升。
三个食品公司,在杨夏的计划中,以冰糕、雪糕、汽水这类简单的商品开路,只是其经营的第一步。在原来的计划中,五到十月的半年内,三个公司只要挣够200万软妹币,杨夏就可进入下一环节投入了,那就是再购买一些设备,进入饮料生产环节。
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白水,奶茶饮料,这是未来饮料的四大品种,杨夏首先要上马的项目,肯定是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能在华夏大行其道,除了其所谓的品牌效应外,其口感也就那么回事。
杨夏对此谋划已久,甚至可以说接受重生的事实后,杨夏就想到了这件事。其原因,自然是前世杨夏以记者的身份,调查过华夏八大可乐品牌的兴衰,当然,那次调查杨夏只是客串,因为杨夏并不是新闻部的记者,不过,因为杨夏愿意参与,所以其自然也在调查团的名单上面。
华夏可乐的兴衰史,与我们民族工业的兴衰史几乎完全一样,那就是在两大外来品牌的夹缝中求生存,而且还要面临外来势力的强势兼并以及商业欺诈。再加上一些政府领导崇洋媚外,最终使得华夏八大自有品牌最终烟消云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