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四四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次整顿东瀛开拓团的行动让人挺吃惊的。

    不知不觉间,东瀛人已经移民上百万过来了。

    主要集中在原来安国军的防地和北满罗刹人控制的区域。

    边区的控制区零零散散也有不少,都是以买地、买房、经商、办厂等借口迁移过来的。

    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刘大双大吃一惊。

    根据统计上来的数据,安国军原来几个主要人物,包括一些高级将领,在东北拥有巨额财富。

    耕地和商铺是他们大量拥有的,数字惊人。

    加起来,耕地有几十万亩,商铺数千间。

    刘大双还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的数字。

    就连靖安、洮南这一带,也有他们的良田几万亩。

    看着这些数字,刘大双只能是苦笑着摇头。

    真的小看了张小个子这帮人,草莽起家,不仅洗白身世做了官军,个个还是超级大富翁。

    人才,人才啊!绝对的超级人才。

    安国军的人还在,兵也在。

    现在嘛,大家一起打东瀛人,如果赶跑了东瀛人,以后怎么发展?

    这是刘大双必须考虑的问题。

    庞大的财富加上武装,永远都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是一个不安分的因素。

    “打土豪,分田地!”刘大双脑袋里迸出这样两句标语。

    不过,转念一想,卧槽!自己也是土豪,真要打,自已也算一个吧!

    这个时候,刘大双不得不考虑边区今后的发展道路了。

    可以说,绝大部分边区百姓不论从事农牧业还是工商业,目前的日子还过得下去。

    可是,隐患也很大,以后的官僚资本一定不可控制的做大做强。

    华夏的历史表明,每个新朝代诞生百年后,都不可避免走向一条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道路。

    拥有土地的小农经济,由于分散,人的能力大小及天灾人祸的影响,会逐渐失去土地,土地向豪强集中,农民沦为佃农或贫农。

    工商业也是如此,在人脉、资源及信息上的天然差别,有着深厚背景的士族财阀会逐渐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小商小贩也就是挣俩个小钱糊口而已。

    怎么才能让边区健康发展,避免重蹈覆辙,刘大双一时间真的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人人幸福的国家,真的很难。

    也许,那永远是个乌托邦,并不能真正的实现。

    打电话叫来了郭孝纯,他想听听这个时代一个造过反的文人的想法。

    “先生,张海鹏在洮南和靖安有几千亩地,应该如何处理?”

    刘大双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郭孝纯沉默了很久,缓缓说道:“此事处理要谨慎!不仅仅张海鹏,安国军的人都有私产,牵一发动全身。搞不好,安国军的人会和我们离心离德。”

    刘大双一笑,岔开话题又问道:“先生,您在中原多年,知道不知道村子里的地主是怎么产生的?”

    郭孝纯疑惑地看了一眼刘大双,心里盘算着,这小子问这个问题什么意思呀?

    “怎么说呢?当年在我们直隶一带,好多地主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土地。说白了,就是投了个好胎。”

    “先生,边区的情况我看了一下。举个例子,咱们靖安有一户山东迁过来的,叫乔钦勇。此人脑袋瓜子挺聪明的,知道咱这边黄牛便宜,山东的贵,就做起了贩卖黄牛的生意。一年辛苦两趟,从东北赶牛去山东。几年下来,挣了钱,买了地,现在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

    刘大双慢慢讲起了故事。

    “小富靠勤,大富靠命!”郭孝纯没有直接评论刘大双的故事,而是说了一句让人费解的话。

    “此话何解?”刘大双问道。

    “有个十亩八亩地,甚至几十亩地,勤快点,也许能挣来,也守得住。可是,几千亩,几万亩光靠勤快吃苦恐怕是挣不来,也守不住。”

    郭孝纯一笑说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