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七一章 消失的军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草长莺飞的三月,冬日的萧瑟已经逐渐过去。

    各处都已经露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但似乎,大梁城的春来得比别国稍晚一些。

    城内城外,人们仿佛都还没有从冬日的寂静中恢复过来。

    实际上,来得稍晚的不是春,而是察觉到春的人。

    魏人已经没有心情去关注冬雪是否笑容,山花是否烂漫了。

    随着王翦亲率大军进入安邑境内,全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魏国大梁。

    而大梁人的目光,自然都聚焦到了魏王宫。

    人们都想知道,面对这样的重压,魏王敞,还有那个匆匆从封地赶来的公子无忌,都会如何应对。

    然而思来想去,没人能想得到当此之际,除了举国上下为之拼死一战,魏国还能有什么办法好想。

    此次伐魏,昭国给出的出兵理由很简单,简单到了只有四个字:魏王不敬。

    至于如何不敬,又是触犯了什么条约或者礼教,一概不知。

    而对于这样的出兵借口,齐、楚两国在昭国使节面前率先做出了承诺:昭国伐不臣有理,本国会坐壁上观。

    意思是说,魏国已经向昭国表示了顺从,但是却有不臣之举,因而昭国对其进行讨伐是天经地义的,齐、楚都不会掺和进去。

    这里,自然有郦食其的功劳。

    但略过这个不说,这样的借口其实是十分粗糙的。

    已经粗糙到了几乎等于没有借口的地步。

    然而魏人虽然对此嗤之以鼻,却也是毫无办法。

    毕竟,此时早已不是春秋,乃至西周时期的“礼乐”时代了,在强权大于一切的战国,出兵的理由很多时候都已不再重要,至少不再那么重要了。

    昭国要国土,昭人要军功。

    至于理由?

    随便想一个意思一下就罢了,没人真的关心。

    而似乎,王上与公子无忌也没有想到什么太好的主意。

    两人摈退了周遭之人密探了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有人见到公子无忌又从宫门迅速离开了。

    匆匆而来,匆匆而走。

    公子无忌在大梁城中从头到尾也没停留超过一个时辰。

    这么短的时辰,能商量个什么军国大事?

    大梁人看着公子无忌远去的背影,心中阴霾遍布。

    公子的新封地山阳,可就在轵关之后,是昭军一旦从轵关东出,所面对的第一道防线。

    而实际上,即便魏无忌在受封山阳之后已经很尽力地布置,山阳仍然不能算作一道多么牢靠的防线。

    事实上,在失去轵关之后,魏国已经失去了应对西方来敌的可靠关卡了。

    而如今,当日在谈判桌上的无奈退让,终将让己方在战场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此去一别,或许就是最后一面。

    此外,在齐楚分别表态中立,甚至于在道义上稍偏向昭国之后,赵国的态度也变得暧昧了起来。

    一向被视为在大昭铁蹄下互相取暖的难兄难弟的两国,在彭城之围后就陷入了诡异的氛围中。

    就如张良在与屈原的谈话说所指出的那样,列国抱团合纵以对抗大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昭王以独特的视野编织了特殊国际秩序的现在,已经是各国在大昭的追逐下展开生死竞逐的时代了。

    因而条件最为接近的两国,并非是之前最需要联合起来的国家,反而成为了最为直接的“对手”了。

    两边都在想办法让自己比对方在这场生死竞逐中跑得快一些。

    因此面对昭国的外交通牒,赵国虽然并未直接表示如其他国家一般的中立态度,却也没有断然拒绝昭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