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好像想起多年前的往事一般:“贫僧西游天竺,于荒漠之间看见巍峨寺庙佛塔屹立在天空之中,又有僧人赤脚行走其间,方才明白世间有真佛。这佛法当然由天上真佛所定,佛理由真佛所写。”
听到这里,没人不相信安拉提的话语,这位佛法精湛的国师没有必要撒谎,肯定是在荒漠之中看到了天上寺庙佛塔。林婉儿却哈了一声,明白那安拉提国师看到的不过是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造成,并非天上的寺庙佛塔,就是不知道陈诺诺怎么应答。
陈诺诺不慌不忙的从袖中掏出一根银簪子,轻轻放入茶杯水中,银簪子水下水上仿若断了一般。承诺诺指着银簪子说道:“银簪入水,看似断了,实则未断,国师所见空中寺庙佛塔与之相似。想来国师也曾闻此等异事,居海边民众常见天空中云蒸霞蔚,有亭台楼榭印入眼中,美轮美奂,无他耳,唯蜃楼矣。”
林婉儿不住的点头,都说这陈诺诺博闻强识,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竟然连物理学都有所了解,虽然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基本常识,但是在大魏国这个封建国家,陈诺诺还是能够有所了解,真实不容易。
安拉提心中有执念,自是不信陈诺诺所言,但是自己修养极好,并不觉得陈诺诺的言语中有大不敬,而是摇头苦笑:“陈先生所言谬矣,沙漠荒地,哪来海水波浪,怎会有蜃楼海市?”
陈诺诺回答道:“世间景象千奇百怪,国师未见之事还应有万万千千,未曾见,不代表不存在。”陈诺诺反驳完国师之后,马上提问道:“佛家有言,善为善,恶为恶,不知这善恶如何区分?”
陈诺诺的提问很犀利,这是诸多佛家大师很难解释清楚的事情,也是其他诸子百家着力抨击的地方,佛家如果连善恶都区别不了,又怎么用来治理国家,教化民众?
安拉提国师回答道:“不少信徒曾经问过佛祖,善恶之分,但是佛祖从来都不正面回答,而是拈花轻笑,众人不解,唯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从此得佛门真法。善恶之分本就是驳论,公道自在人心,善恶一念之间。”
安拉提国师的回答很笼统,不止承诺诺摇头,就连国子监学生也都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辨法在于交锋,不避讳,应该争锋相对,你来我往。
“贫僧如此回答想来也难以让诸位信服。”安拉提国师站起身来,捧起茶杯,重重的摔在地上,茶杯顿时碎成无数片,国师指着碎片说道:“此为恶。”然后弯腰将碎片一片一片拾捡起来,说道:“此为善。”
国师言下之意很简单,善恶之分无外乎一点,人心判定,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即是善,反之就是恶。
众人皆是点头,觉得国师回答的极妙。
但是林婉儿和柔嘉公主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两人心疼极了。林婉儿心疼那个做工精良,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茶杯,柔嘉公主心疼自己的时间,窗外天空晴朗,若是能够出去玩耍就好了,何苦要在这里听两个人斗嘴,但是刚刚又答应了三哥要听到结束,哎,真是烦死了。
场间交锋继续,安拉提国师和陈诺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安拉提国师的“以佛治国”讲究积善成德,人人行善,贫苦和苦难是一种磨练,人们应该甘之如饴,随遇而安,而不应该想尽方法摆脱。
陈诺诺的“依法治国”提倡法制,法律高于一切,方圆规矩皆是由法规定,对于贫穷和苦难的态度是极力摆脱,丰衣足食之后再来谈人性。
安拉提国师的观点弊端在于过于感性,将思维意识放在了物质之上,在某些程度上违背了人的基本认知和需求。而陈诺诺的观点过于理性,割裂了人性,法理意味太浓,缺乏人味。
说白了,两人的观点分别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不同。以今天的观点看来,唯物主义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虽然唯物主义也存在着诸多相矛盾的地方,比如有一只名字叫“薛定谔猫”的小淘气就是唯物主义解释不了的,但是唯物主义更为系统,而且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依法治国”肯定是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大魏国却很难得到证明,陈诺诺的想法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和安拉提国师辩论时间越来越长。
林婉儿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抬头看了看大殿内的众人,众人的眼神都望向场间两人,但是林婉儿觉得皇帝陛下的眼睛时不时的瞄向自己,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