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冒名士族。
二十年前清河王元亶发动政变,事后高隆之在高澄诛杀叛党时,公报私仇,将崔孝芬一家也给加了进去。
崔孝芬是跟元亶过从甚密,但其实也罪不至死,只不过对于当时的高澄来说,高隆之可比崔孝芬重要太多,便也顺手一并杀了。
高隆之与宋游道的矛盾由来已久,宋游道行事不按规章。
高澄在洛阳的时候,宋游道尚且有所顾忌,而高澄在外征战期间,宋游道时常没有确凿证据,只是怀疑便抓捕官员,施以刑罚。
高隆之作为尚书令,在高澄离洛的时候,实际掌控洛阳庶政之人,少不了被官员们求上门。
年轻时候被人说是性多阴毒,睚眦之忿,无不报焉,但如今老了,高隆之还是想留点好名声,于是几次与宋游道约谈,希望他能掌握了证据再抓人,而不是大兴牢狱之灾,将人屈打成招。
可宋游道有陆操做榜样,知道高澄希望强项令,便不买高隆之的账。
尚书左丞左尚书令,总领纲纪;右丞左仆射,掌钱谷等事,偏偏宋游道这个左丞却不卖高隆之这个尚书令一点脸面,对其所言置若罔闻,高隆之又怎能不暗生怨恨。
之所以迟迟未作报复,不过是没有捉到宋游道的把柄。
直到这次恩科,终于让高隆之以及朝中一众与宋游道结怨之人逮着了机会。
北齐陆续得到淮南、江汉、荆南,原有的官员队伍储备稍显不足,于是在建德五年另开恩科以求士。
此番应试的考生中,有一人名为王道习,东来郡人,与宋游道是旧友。
王道习答题超出了规定时间,考官依例不收其卷,却被巡视考场的宋游道发觉,强令考官接受。
这件事情传扬开来,无需高隆之下场鼓动,众多官员纷纷上表弹劾,认为宋游道与王道习凌侮国家法典,尤其是宋游道执法之人犯法,更加难以宽恕。
高澄闻言大怒,自东魏开科举以来,科场舞弊时有发生,许多官员因此落马,但涉及到部台高官的,宋游道还是独一遭。
他当即下令,由刑部尚书封述主审,鲁王高孝瓘监审,刑部侍郎宋钦道被勒令回避,在家休沐。
宋钦道与宋游道是同族兄弟,回避此桉也是应有的道理。
过往众人皆知,宋游道是高澄用来鞭策官员的恶犬,圣卷在身,没人敢有怨言,如今眼见天子震怒,圣卷不再,等待宋游道的下场可想而知。
正所谓破鼓万人捶,曾经蒙冤被宋游道拷打的官员纷纷检举起过往恶行,尚书省郎中兰云景的遭遇为最。
宋游道曾与兰云景生隙,于是故意捏造其十条罪状施以刑罚折磨。
一桩桩,一件件,高澄全部移交刑部办理。
由于清算旧账的人实在太多,宋游道暂时被拘,但小高王是个念旧的人,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
至于王道习,则很快有了处置,即革去举人功名,发配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