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存认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非常错误的事情。这样下去。饱读诗书的人和没读多少书的人有什么区别。而且白话文,非常不利于诗歌的发展。长此以往下去,怕是连打油诗都没人会做了。
这是文学的到退。
杜甫坚决的反对柴瑞大肆的推广白话文。甚至连论语那些四书五经都要泽成白话文教学。那不仅增加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也让论语变味了。论语的内涵。翻泽成白话文之后又怎么会有?而且每个人读论语的感受都不一样。
柴瑞没想到推广白话文的阻力非常的大。想要说服杜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倒是李白却不怎么反对,但也没表示赞同。
没有支持的人,如何推广下去。
而且王昌龄。本参等大文豪带着不少的士子学子堵在柴瑞的节度使府外。
靠,游行示威兄…
看着外面那黑压压的人头。柴瑞心理不由的一惊。怎么会如此多的人堵在自己的门口。不过就是推广下白话文而已。殊不知柴瑞此举是动摇了传统教育的基础。这些人思维早就被传统教育所禁锢,怎么可能会接受柴瑞的离经叛道。
难道真的是众叛亲离?
不会如此悲惨吧?
柴瑞看着外面那一群群人。真有和想揍人的冲动。这些人怎么就那么冥顽不灵呢?顽固的抱着大部分都听不懂的文言文就很牛逼吗?
不过这些人也不敢随便冲进节度使府,他们只是希望柴瑞收回推广白话文的决定,没想过要拿柴瑞怎么样。
阻力越是巨大,柴瑞就越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整顿下文言文。白话文的推广是势在必行。那些听不懂的文言文只适合于文学创作,和社会早已经脱节。绝大部分百姓根本就不明白那些之乎者也。在日常交流当中,那些文言文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可是这些儒生似乎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就连新式学堂里的学生也有不少人在游行示威的队伍当中。
而这些人似乎以王昌龄为首。
柴瑞只好把王昌龄和杜甫请入府中,柴瑞希望劝服这二位能够接受白话文。
可是这两个人进入节度使府只后,就一言不发。
想当哑巴?以为不发言就可以安然无事吗?
没那么容易。
柴瑞看着这两个文豪,两个一言不发的文豪,心理默默的想着。不说话,想无声的抗议?
想逼柴瑞放弃,那是不可能的。
柴瑞已经下定决心推广。实在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强制推广。虽然这样后果非常严重,但是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而且百年只后,肯定已经被推广开来。到时候早就忘记了柴瑞的蛮横。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柴瑞还是不希望如此。因为强制推广。必定会带来无法想象的恶果。说不定自己在历史上就会成为“焚书坑儒”一般的典型。
“二位先生,请坐。”
杜甫和王昌龄才缓缓的坐下,不过还是一言不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