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边吃边聊,杨海城三人向林默询问了一些西方军队的各种理论,军事知识,说着说着杨海城便提到了地雷探测器,向林默问道:“林哥,那你买地雷探测器有什么用,咱们国内可没多少人使用地雷,买来没有什么用啊。”
听到杨海城的询问,林默打算将探宝的事情告诉他们,虽然林默知道一些宝藏的地点,但他并不打算自己独吞,他并不缺钱,林默打算以探宝的名义,带他们班的人将这些钱取出来,给他们留下一份家财,要知道他们班里很多人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有了这些钱,等到战争爆发后,就可以将家人送到后方安顿下来,也可以省去他们的后顾之忧了。
想到此,林默打了个手势,让他们过来悄悄的说,免得被有心人听去了。几人凑到了一块,只听林默说道:“那东西在军队叫做地雷探测器,但在民间叫的是金属探测器,原意是用来探矿的,不过探测深度不是很深,所以很少使用。”
“那对我们不是也没用吗?”杨海城疑惑的问道。林默瞪了他一眼,说道:“金银也是金属。”赵平年接着说道:“咱们中国人最喜欢把钱埋在地下。”
杨海城恍然大悟,连忙将声音压得更低,问道:“那咱们去哪挖宝?”赵平年说道:“当然是有钱人家的老宅子里了。”李昌武也说道:“还有哪些邪教,土匪之类的废弃窝点,他们最喜欢藏钱,如果抓住被杀,那些钱根本没机会取出来的。”杨海城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们老家那不远处以前就有个老土匪洞,不过是个小土匪,小时候我们去玩的时候就在旁边挖到过一坛钱,不过里面只有几两银子,其他的都是铜钱。”
林默也没想到李昌武居然挖到过钱,不过这倒也更好办了,杨海城和赵平年此时都是一脸向往,有了这个例子,相信所有人都会有兴趣的。杨海城连忙向林默问道:“林哥,那咱们什么时候去挖宝,要不现在就去吧。”
三人都将火热的目光投向林默,不过林默还是说道:“今天不能去,咱们连去哪都还不知道呢,而且探测器应该有十来个,咱们几个人也用不完,咱们今晚回去把咱们班的人,季峰和我堂哥一起叫上,再叫上咱们总教官一起去,这东西咱们也不一定能挖到,到时候带上烤架和食物,就当是去一次野外郊游就行了。”
“对,还得带上咱们总教官,他就喜欢这些古董,要是可以自己挖出来一件,他肯定会高兴的合不拢嘴的。”杨海城听到赶紧说道。
林默两人口中的总教官叫龚启明,相当于后世的班主任,是专门管着林默他们这一队的,原先是在部队上领军作战的团长,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被调到军校当教官,他家里原来就是书香之家,从小就对各种古董耳濡目染,所以他从小就对各种古玩十分上心,很喜欢收藏古董。
龚启明在军校里对林默和杨海城很好,两人也因为军校里的饭菜吃腻了,经常去他家蹭饭,与他很熟悉,他便经常跟两人说他各种捡漏的事,可惜杨海城对古董毫无兴趣,每次都把他大骂一顿。
“那行,咱们今晚就跟老师说一声,明天带上同学们一起去。过会我给娄叔打电话,让他给咱们准备好工具和车子。”林默几人说完便起身付钱离开了餐馆。
到了餐馆外面,几人又接着在大街上逛了起来。逛了一会,杨海城又向林默问道:“林哥,咱们明天去哪啊,不问明白这心里总是没底。”林默想了想便说道:“城西马鞍山的古林寺不是被毁了好些年了嘛,咱们明天正好可以去那边看看,那里挺偏僻的,应该没什么人。”
杨海城想了想又问道:“林哥,寺院里能埋宝贝吗?”“肯定有的,乱世很多寺庙都会将一些重要的东西埋起来,免得遭受战火而损坏或流失的,而且有的人也会偷偷把宝贝给埋到寺里,不让人找到,里面应该会有东西的。”林默回答了杨海城的质疑。
古林寺建于梁,当时称观音庵,南宋时更名为古林庵。古心20岁弃俗出尘,在栖霞寺剃度为僧,此后精研佛法,研习律学。明万历十二年,古心从北向南,住南京古林庵,其时古林庵“屋仅三楹,圆方百尺”,自古心来后,求教之人络绎不绝,古林庵“焕然崛起,百堵一新,遂成一大梵刹矣”,万历皇帝赐名“振古香林寺”。
近代以来,古林寺屡遭兵火损毁,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恢复。清末,辅仁老和尚继主古林寺第十七代法席,历经千磨万折,修复寺宇,再行传戒祖道,克振宗风,古林寺又大盛于世,一度与香林寺、毗卢寺并称“南京三大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古林寺山的背后弹药库被雷击中,寺庙被毁。辅仁老和尚四处募化,修复寺宇,再行传戒祖道,克振宗风,古林寺又大盛于世。到了上世纪30年代,寺庙在战争中再度被毁。古林寺就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