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的话,使得在座的几人都陷入片刻的沉思。
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如安乐侯所说,确实都是在为国争利。而国有利,就是大宋天下有利,是官家有利。在家天下的时候,这本就是一体的。
忽然之间,这几位新科进士们,感觉自己的眼界被拓宽了,胸襟也好似宽阔不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唐卿起身,向着范宇躬身一礼道:“以前读书写策论,虽然也一样写的花团锦簇。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这等争利之说。此事便好似一姓家族,虽然开枝散叶,却大家并不分家。各司其职一同分担,在齐心协力之下,使得家族大兴。将此道理放之于天下,便是我汉人大族之天下,亦应如是。”
范宇看到张唐卿如此激动,便笑道:“这不过是我的一点浅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我们几人的身份地位来说,所能做的也并不多。只望诸位二十年后,成为朝堂诸公,携手为此盛举。今时今日,我等只可一点点的来,做好眼前事便好。”
杨谔摇摇头道:“我们能做的,便是等着放官之后,治理好地方,以期得个好的考评。要做些大事,何其之难。”
徐绶却是看不起杨谔的这种态度,不由取笑道:“你要好的考评,又不想做些事,这怎么可能。若是如侯爷所说,你能将地方四民合起来,使各兴其业,如何会得了差的考评。既知是四民,便可兴修水利以利农,鼓励举办作坊以利工,再以惠商之榜,使商人云集买卖百工器具,民丰物埠,则教化自盛。这等事,放之于一州若可行,则放之于天下,怕也不差什么。”
听到徐绶这样说,范宇不由得高看了这家伙一眼。现在能讲出这个道理来的文人,可是不多。若是让他们写文章,怕是都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能讲的如此有条理的,范宇就只知道徐绶一个。
“我觉得徐兄说的有道理。”苗振这时也插口道:“这等事确是要先从小处做起,我等放官皆是通判之职,起步甚高。若是能在本州做些事,还是可以的。哪怕做不到徐兄所说的那样,想必也可略有改善。”
张唐卿和杨察两人也都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
范宇笑道:“这件事也只是在此与诸位高谈阔论一下,我身为皇亲,能做的却是不多。虽然富贵,却不如你们将来可以一展抱负。不过,若是造作院造民用器具的本章可以通过,那么我可派人去诸位所在的州府,以兴商业。其他的政绩不知道,但赋税上面,定是会高于其他州府便是。”
这下子,其余五人的目光都转到了范宇的身上。中国历来就是官本位社会,读书做官是全体国民的共识。
范宇所说的话,如果是真的。那么在座这几位,只要不是笨蛋,就一定会升迁快过一同起步的其他人。
“侯爷所说的话,可是当真?”杨察急忙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