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溥,太放肆了!石亨多年在下层磨炼打磨,圆滑地好像一块鹅卵石一样,没有一点棱角,而柳溥承袭爵位之后基本上都是当地长官,皇帝在万里之外,山高皇帝远,自己就是土皇帝。
对于朱祁钰而言,两篇奏疏中心意思差不多,所以各打五十大板,“朝廷选拔尔等任总兵官,以为得人。今尔等各执一说,互相矛盾。平时尚且如此,万一临敌,必误大事!论法本难容,姑记其罪,今后务要尽心操练军马,有定论时开具以闻。”
当然,石亨与柳溥试图改变的团营体系,朱祁钰一个字都没有提。他自身就是最大的利益受益者怎么可能改。
再之后,就是朱祁钰随便找了个理由让柳溥滚蛋,让杨能上位。自此之后再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提及此事。
柳溥滚蛋后,他在京军的影响并没有随之流逝,柳溥父亲柳升当初便管着神机营,还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炮兵。柳家在神机营之中的派系可见一斑。如今三老营式微,但是团营中的核心骨干还是出自于三大营。
柳溥想要给杨能好果子吃一点困难都没有,事后完全可以把自己摘出去。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杨能点兵的时候神机营缺了六千人是柳溥指使的。
杨能自己也是军旅出身,如何处置军中派系斗争这等事情可谓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上书道:“臣督神机营操练点闸,官军不到者六千余人。实把总都指挥靳忠等纵放,请究治之,其十营选操官军,尤为紧要,宜逐一点闸。”
这种事情发生之后,逮住几个为首的往死里治,将柳溥在军中留下的钉子一个个拔除,以后也就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
这件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都认为是柳溥幕后主使,但是朱见济反倒觉得可能性不大,很有可能是军中的一些中上层军官希望通过此举逼迫天子回转心意,留住柳溥。
可是他们这样做反而将柳溥往死里坑,不出意外的话柳溥在朱祁钰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滑,而且只要朱祁钰在天子宝座上一天,这柳溥就要在地方上一天,永远不可能回到权力中枢。
柳溥离开权力中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值得一提。如今大明军界三巨头成为了石亨、张軏和杨能三人。
其中,张軏外戚出身,他姐姐是明成祖贵妃。因从宣宗征朱高煦,正式获得实权,此后不断出征,但基本上是副帅,跟着去领功劳的。在军队中的影响最小,但是长袖善舞,靠着自身地位弥合团营内部的纷争,虽然不重要,但是不能少。
而石亨杨能二人,都是土木堡之变的功臣。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军事体系,上至总督于谦,下至寻常士卒,都深受土木堡之变后军事变革的影响。
石亨等总兵官领的是朱祁钰的俸禄,为武将之首,功高难再赏,倘或上皇复辟,如今的位置是否能够保留都是一个问题。
这是朱祁钰对军事体系的改造,单从外表来看,似乎全无问题,朱祁钰已经将他哥哥朱祁镇的影响尽数驱逐出去。
但是,朱祁钰算漏了一件事。也是因为这个谬误,直接导致原本历史上他所任命的三大总兵官尽数背叛他,转投上皇朱祁镇,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唏嘘。
他给予石亨杨能等人的恩赐,在这些人眼中是天经地义的,自己的功劳就该得到这等赏赐。但是,头顶上还有一个文官当总督,在石亨等人眼中,这是不合适的,这不就是武将被文官压了一头吗?自皇明建国以来,这种事情还是头一遭,他们无法忍受这件事。
尽管于谦绝大多数时候不管团营琐事,只是在三大总兵官内部有分歧的时候出面调停,这些年即便是对外地守备官员的建议都少了很多。
很多人或许会说,有这么严重吗,那我只能够说,你们太年轻了。在总兵官位置上的不管是石亨还是钱亨,只要是个人,势必要与于谦起冲突,与个人品德无关,与个人出身无关。更不是明史说的什么两人不善,这是利益深处的争斗。
当石亨成为总兵官的那一刻开始,就势必与于谦不善,因为身处在这个位置上的石亨,需要为所有武将及普通士兵说话。
想一想,一群士兵打了胜仗,最后只是得了些许物质上的奖励,而升官进爵这些与他们无关,因为于谦这个总督倾向于任用与文官相善的武臣镇守边疆。
于谦不会做这种事情,是不是想要这样说。好,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史料。
景泰四年,也先不曾被刺杀的时候,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于谦闻虏将犯边,“请升户部署郎中陈汝言、刑部郎中陈金守备倒马关。”这是文官吧,文官镇守边疆,不是夺了武官的权是什么?
当初于谦此举引起了强烈的反弹,三道监察御史李琮等谓:“汝言、金挟诈怀奸,谦欲荐用,辄乘机定其姓名,且谦素恃权蒙蔽,如兵部郎中吴宁、项文曜、邹干、王伟、蒋琳、殷谦皆无出众才行,徒以乡里亲戚,乘时警急,俱擅荐之,布居要职,又军官中有阿謟投所好者虽无劳,亦妄请升用。”
最后是朱祁钰出面平息了争端,诏曰:“凡举官者,意俱欲为国得贤。然亦不能无狥私者,谦职专兵政,举人亦其所宜,已往者置不问。今后如假公营私,必罪以祖宗成宪不宥。”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戏文史观,对政治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在朴素的认知中觉得于谦是忠臣,弹劾他的都是奸臣。但是身处这个位置,不干事都会被弹劾,若是想要干事甚至是改变原有权力格局,招致的弹劾一定是十倍百倍。
文官集团凌驾于武将集团之上,偏偏武将还有几分底蕴,一旦朱祁钰驾崩或者失去对朝政的掌控能力,武将集团势必反扑,石亨等人只是恰逢其位而已。
文武矛盾不加以缓和,于谦必死!这把火也一定会烧到天子朱祁钰身上。
再往深处说,若是朱见济不能够满足武将集团的诉求,凭什么觉得自己一定能够继位呢?就靠所谓的太子之位?太天真了,戏文史观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