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大,速度也就越慢,灵活性越低,千年铁木树兵的移动速度,甚至不如百年铁木树兵的三分之一。
每日行进三十里,就已是极限所在,树兵需要扎根休息,从泥土里汲取营养和水份,木火也要休息,他要控制树兵,消耗的异能,也需要恢复。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从千里外的林谷,来到了荆林的外边,搬运缆绳和桐油的战士,早已抵达了多日,在部落的营地里,休息了三天时间。
把异能恢复巅峰,木火才开始动手,首先不是在架桥,而是尝试着,用青部落的秘法,控制外边的荆棘,试图从荆棘底下,开辟出一条道路。
然而,即便是他超越后期的异能,全部催发的情况下,也只能在紧密生长的荆棘丛里,控制着粗壮的荆棘缓慢移动,开辟出来一条狭窄的道路。
有多狭窄?勉强能够走进荆林,倒也不至于蜷缩趴着,莫约有五尺多宽,可供正常形态的两人,并肩而行,高度能有一丈,大部分人可以过。
可坐骑和战车,就非常困难了,搬运东西也不方便,荆棘上有细密的毒刺,稍不注意,就会沾到身上,连战士也会身体麻痹,可见毒素的强烈。
对于部落的战士们,是足以歌颂的成就,可对木火来说,就有些并不满足,等到恢复了异能,再次动手驾驭树兵,尝试搭建跨越荆棘的巨桥。
荆棘林五十里长,巨桥要八十里宽,要考虑荆棘的生长,不能才用几年,荆棘林扩张,就要搭建新的,两千年长了四十里,就再用它两千年的!
要建,就要建顶好的!太长了两岸撑不住,就像木萸建的吊桥,用三百年的铁木为岸,桥上只铺了一层厚木板,压力就隐隐超过了承受能力。
才建了不到五年,就出现了明显位移,过桥的战士数量、携带重量,都必须做出规定,才能减缓位移趋势,所以木火就把材料,换成了千年铁木。
巨桥要有十二道柱,左右六道建在岸边,三棵千年铁木重叠,细长的根系与枝杈,紧密纠缠化作同体,形成三丈多宽的巨柱,远比土石混合管用。
中间的六道巨柱,建在荆棘丛里边,与两边隔两百里,中间留四百里空格,木火站在吊桥上边,控制荆棘丛裂开窟窿,巨柱自己走进缺口扎根。
担心荆棘上的绿蟒,顺着巨柱攻击巨桥,最上边的千年铁木,特意控制生长形态,长了密集的大枝杈,枝杈剔除成了长矛,比钢尖要锐利得多。
大家伙是别想上来,小家伙就算溜上来,也只是给部落添菜,定时注意查看就行。三根巨柱并列成排,留下两道空隙经过,各有五丈的宽度。
用三根大腿粗的剑麻缆绳,作为十二巨柱连接的骨架,列成四排的三根巨柱,也用同样的缆绳互相连接,再用手臂粗的缆绳,在四排来回连接。
中间三根缆绳往后延长,一里外的后方,布下三根两重叠的巨柱,再往后延伸一里,布下三根单兵巨柱,绑住头,再往后延伸一里,绑住脚。
这样,就在大桥的两边,形成了长三里、高三百丈的缓坡,供战车和坐骑经过,不仅方便了往来,还变相加固了桥面,把压力分担到两边。
最后,用二十丈长的千年铁木厚板,密集铺垫在缆绳表面,厚度普遍在五尺,上边再牵一层的缆绳,两层缆绳牢牢与木板纠结,表面铺上薄木板。
就是荆林大桥的基本构成,制作相当繁琐,材质也有要求,所用的缆绳要浸泡桐油,保证坚韧和耐腐程度,木板也要平整,走在上边不会硌脚。
烘烤就不必了,黑铁木之坚硬,连虫蚁也难咬,水份只存在于树皮,就是太硬了,很难加工出来,和木萸借了陨铁战斧,由树兵劈出糙木板。
再交给部落的战士,用精细的青铜器具,进行更细致的加工,部落人多,劳动力充足,有的是人手来帮忙,而木火有技巧,也有足够的能力。
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把荆林大桥的基本框架,构建完毕,消耗了六十根千年铁木树兵,半年的时候,材料也加工完毕,开始拼接桥面。
桥面的工作持续了一年,精巧的细活,树兵爱莫能助,铺完最上层的薄木板,再次铺了层三合土,用于防火,牵起了两边的绳网,防止失足坠落。
与下方的荆棘丛林顶部,保持了五六十丈的距离,等到所有的工作完成,又进行了半年的晾制,前前后后,花了两年的时间,荆林大桥最终落成。
同时,木火也在大桥的两边,开了两条安全通道,荆林大桥什么都好,就是沾不得火,遇火即燃,那些特殊的燃料,就通过下方的通道运输。
一桥两洞并行,源源不断的战斗物资,运进了荆林之中,坐骑也顺着大桥入内,方便了里外的人员往来,青部落奴隶的驯化,跟着加快了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