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还会登陆,没完没了。
所以,老臣打算采用郑光的策略,首先采取守势,在整个苏松被倭寇重点袭扰地区设计封锁线,以重兵警戒倭寇,设烽火台,一旦发现倭寇,白日点狼烟,晚上点营火,百里延绵不绝,以为警戒,之后紧急训练一批精熟火炮、火箭之兵,用于防御之战,逐步将倭寇之患控制在封锁线之外,使倭寇不得进入内地作乱。”
嘉靖皇帝微微点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接下来呢?”
朱纨继续说道:“接下来,就是精选军中敢战之兵,训练为一支强军,可面对面击溃倭寇之强军,授以阵法,使之精熟战阵,倭寇作战,往往是一拥而上,没有战法,我军以严密阵法应对之,就算难以取胜,也不会落败,接着,老臣还要考察一下,东南十万大军,是否真的如同郑光所说不堪一用,是否有重新招募新军训练之必要,如果有,老臣恳请陛下答应。”
嘉靖皇帝的眉头微微皱了皱,继而舒展开来,说道:“招募编练新军?这,怕是有些难办吧?若招募新军对付倭寇,那么卫所之兵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太祖皇帝设立卫所,就是希望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粮,若招募新军,则要给予兵饷,粮食,装备,一切都要重新调配,难度不小啊!”
朱纨认真的说道:“若东南卫所之兵不堪一用,老臣即使有与倭寇死战之心,也没有愿意听从老臣命令之兵,上令下不达,阳奉阴违,老臣实难保证此去平倭有大的斩获。”
嘉靖皇帝思忖再三,觉得这个要求其实合情合理,东南之兵十数万,屡战屡败,实在是太不像话,如果东南卫所之兵当真腐朽不堪用,还不如将那些卫所兵遣散,换一批新的来用……可是这样岂不就是违背了祖宗之法吗?而且东南若是如此,那些急欲脱离卫所之人岂不是欢天喜地?难道要废除卫所,行募兵之举?
“朕思量再三,还是觉得此举不宜过大,若卫所之兵实在不堪用,可招募数千新军予以遍练,一者此法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一者朝廷财政艰难,若大行招募新军,恐财政不安,东南是大明赋税重地,平倭就是在保护大明赋税,如今东南残破,赋税大为降低,朕也是无可奈何。”嘉靖皇帝最终的结论是这样的。
面对这样的结论和情况,朱纨也知道这是皇帝的底线了,大明的财政的确是危险,至于这是为什么,那就要问那些中饱私囊的贪官蛀虫了!一念至此,朱纨紧握住拳头,恨不能将那些人剥皮抽筋,五马分尸不可!若太祖皇帝还在,见大明江山变成这般模样,又会做何感想?
但是,这也总比什么都做不到要好,朱纨向皇帝行礼道:“老臣遵旨!那,陛下,老臣这就去了。”
嘉靖皇帝摆了摆手,说道:“去吧,朱卿平定倭寇凯旋回京之日,朕亲自为朱卿解下战袍!”
朱纨再拜:“多谢陛下!”
嘉靖皇帝这才挥手让他离开,正待朱纨要转身离开之时,嘉靖皇帝突然喊了一声:“朱卿,你去东南之后,若有苦难,不妨问计于郑光,若是可行,在不打扰他备考会试的前提下,可试着让他接触一些军政之事,权当是历练他了。”
朱纨一愣,随后接令道:“臣知晓,陛下,臣告退!”
嘉靖皇帝点点头:“去吧!”
朱纨这才离开宫殿,向外走去,嘉靖皇帝看着朱纨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般思考了很久,才对身边的黄锦说道:“去把陆炳喊来。”
朱纨离开皇宫之后,回家简单的整理了行礼,就带人离开京城去往苏州赴任,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苏州,开始布置,同时,也十分想见见那个立下大功的军事人才小老乡,两人同为苏州人,彼此之间本就该亲近,更何况是那么有才的小老乡,可要见面叙叙才是。
朱纨火速赶赴苏州的同时,唐顺之带着许久未见的徐渭抵达了苏州,来到了郑府,见到了郑光,对于师尊的再次驾临,郑光是很高兴的,不过唐顺之没说什么,一脸严肃的询问是否有锦衣卫来找过郑光,是否还要了什么东西走,郑光如实回答,唐顺之连忙要求看副本,看上去非常严肃,郑光一时间有些不明所以,连徐渭都没有顾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