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千人的搜身工作不是三两下就能搞定的,所以科举考试安排考生提前一天进场也是为了这个时间差,只是,怎么说呢,对于那些最早进场的,比如上午八九点钟就已经入场,十一二点就折腾完准备考试的举子来说,未尝不是一种折磨,比如李春芳,虽然他已经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正是这种经验,让他有些惴惴不安。
大家也都经历过,一些重要的考试,越早开始,越快结束,对人的心理压力越小,而一旦拖延下去,时间拖延的越久,心理压力就越大,对于这种可以决定一生的考试来说,参加的人是要受到极为强大的心理压力的,即使他们都知道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但是下一次是三年以后,正如郑光所说的,在这个人均寿命极低的时代,有几个三年可以供你挥霍?
难道都要像那些科举老司机一样,难得的七老八十的长寿,却要在科举考场上把生命全部挥霍掉?一想起老家那些白发苍苍拄着拐棍还要参加童子试的老前辈们,这些年岁稍微小一些的天之骄子们就从思想到肉体上一起僵硬,不由得升起兔死狐悲之感,只想着尽快通过这要命的最后一场淘汰考试,彻底脱离科举大军,走上人生的巅峰。
所以李春芳对于目前的处境还是较为紧张的,虽然他生于家境富裕的书香世家,从小不算锦衣玉食却也从未缺衣少食,家里对他的读书十分上心,请了很多名师来教导他,他也算是天资聪颖,只是不得其时,所以一直拖延到三十七岁的中年岁月才得以冲入这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淘汰赛,他已经不想继续拖延下去了,要是本次不中,那下一次,自己可就整整四十岁了啊!
虽然在科举之途上,四十岁中进士实在不能算是晚,因为还有百分之五十的学子到四十岁还没有中秀才,另外百分之四十的学子在四十岁还没有中举人,只有百分之十天资聪颖大气运者,才能侥幸在四十岁之前闯入科举的最后一道关卡,说起来,大明朝的科举制度的奠基者们,实在是用意深远。
将科举考试的难度从宋代的困难程度拓展到大明朝的史诗级噩梦级别,为的就是精益求精,选出最精锐最优秀的一批学子,也正是因为此,给了平民出身的举子们一个极为优厚的诱惑,也正是因为此,杜绝了唐宋以来所谓“科举世家”的存在,因为大明朝的这种科举制度,谁也无法保证几代人都能考中进士,妖孽如严世蕃,到头来也不是进士。
这就是文人如此金贵的原因,也是文官能执掌大权的原因,也是没有谁的家族可以达到汉代“四世三公、累世公卿”那种级别的原因,也是这些学子们削尖了脑袋也要闯过这道关卡的最重要的原因。
可是怀揣着如此悲壮思想的李春芳,却听到了从隔壁传来的微微的鼾声,这让他不由得不惊骇欲绝——科举考场,圣人脚下,居然有人睡觉,还打鼾?
随后他意识到,他的隔壁,就是那位走在五千士子之前,已经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郑光郑平之,他伸长了脖子往隔壁看,只见郑光半靠在墙壁上,腰间垫着一个软垫,身上裹着厚实的棉被,还盖着一件棉大衣,整个人裹得严严实实的,睡的正香,似乎完全没有被紧张肃穆的考场氛围所影响,来来往往的他省士子们偶尔会看到这一幕,看到这位极其牛逼的士子正在睡觉……
他真的是来考试的?
一时间,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举子们都在疑惑,大家的心情虽然不如同乡试时那么紧张,但是,却有一种莫名的焦躁感,这种焦躁感是大家无法静下心来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此,很多人都选择站着,而不是坐着,更不像郑光这样,躺着……
夕阳西下,考生入场即将完成,一队又一队负责巡视和监考的锦衣卫兵丁已经开始巡视,以往的考试有使用普通兵丁监考的,也有使用锦衣卫监考的,全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这一次,看来皇帝的心情很爽快,被陆炳拍马屁拍的也挺舒坦,就给了锦衣卫一个露脸的机会,全权负责考场监考的事宜,陆炳也是想着给锦衣卫的士卒们放个假,放松放松,监考一次,反正谁都可以怕这些未来的进士大官儿们,唯独这些锦衣卫不怕。
开玩笑!要怕的应该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