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辛力刚可忙了。文奎的黑水寨终于投身红巾军起义。他的任务是当总教练,深入到每个大队去指导练兵。
开弓没有回头箭。
文奎深知,这一步迈出去,要么出将入相,要么名裂身死。好在他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军火库在支持。
这天,文奎正在府上和王道生等人聊天,慧缘法师突然前来拜访。
“阿弥佗佛,贫僧慧缘求见。”
值勤的军士把消息通报上来,文奎连忙出来迎接。
“慧缘法师,黑水寨一别,甚是匆忙。多日不见,不知一切可好?”
“贫僧一切安好。此番下山买些油盐酱醋,顺道前来拜访将军。”
王道生仍然是知府,只不过换了个主人而已。以前他为元朝政府效命,现在是为文奎的红巾军效力。以前征收的税银要上交给元政府,现在用于给养红巾军。
除此之外,他个人没有任何损失。
自从扯旗举事之日起,文奎就发布了安民告示,当官的可以继续当官,维护地方政府的稳定。布告一出,天下安心,并没有出现红巾军打到哪里,哪里就混局不堪的局面。
文奎的红巾军大张旗鼓地实施“减租减息”运动。只要是被文奎的军队占领的县府州,所有地主强制性地减免一半地租,如遇反抗,开刀问斩。这项政策的实施,赢得了普天之下穷人的欢迎。每天都有大量青壮年报名参加红巾军。
三个月时间,文奎的军队扩张到五万人!
拥兵十万,甚至百万,应该不是一个梦。
慧缘手里就拿了一张“安民告示”。他笑盈盈地说道:“文将军,此举乃天下百姓的福音啊。文将军心中有大爱,胸怀天下苍生百姓,定能铲尽世间不平之事。”
文奎被表扬得不好意思。这次扯旗造反纯属偶然。如果不是王道生提议,众多兄弟支持,文奎还真不想搞事。他只不过是个小地主,娶几房姨太太,生一大堆孩子,理应是本份之事。何曾想过要造元朝的反?
尽管文奎已经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文奎仍然谦逊地向慧缘法师请教。
“慧缘法师,依你之见,我等应如何是好?”
慧缘法师沉思片刻,一字一句地说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步步为营,逐渐壮大。”
文奎听得微微一怔!慧缘法师的策略,竟然和历史上的朱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黑水寨能在短短三五年时间,拥兵数万,而自身基本没造成什么损失,其实就是按照这一思路一路走来的。
几个人正在闲聊时,李敢突然差遣军士来报,在距离信州府约三十里处,发现一支红巾军部队。这支部队要求“借住”信州府。
由于当地守军将士作不了主,双方僵持在两军交界处,双方互存戒心,箭拔驽张,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的元朝天下,早已是无法无天。各种各样的反抗势力,都举起红巾军的旗帜,造元朝政府的反。同时,各起义部队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互相之间勾心斗解,甚至刀枪相见。
据消息报告,孙德崖率部下五万之众,从濠州一路杀过来,攻城略寨,打出了威风。所到之处,也是生灵涂炭,寸草不生。
送走慧缘法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