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红粉青花之甜白官窑盏(8)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白瓷撇口盏,薄得揪心。周围的垃圾更衬托了与众不凡的气质,只有像蓝守玉这样对古物有着特别觉悟的业内大行,才能觉察到。

    他不动声色。胡乱翻看的时候,已把它的特征,背下。麻仓土胎。白釉细腻柔和那种一眼就能抓住你的悦目,慢慢地甜美至心底。观复博物馆的马大师说,那感觉像吃白糖。今人口味早高了,对吃白糖没啥印象,一堆百花花的银子,都不定能唤醒欲望。小时候受过穷,偷吃白糖的记忆,至今难以泯灭。胎薄如纸,甚至能照见影。不能对着光照影,看仔细。那些个警察,人精哩,一个细节或就把心思给暴露了。也许,成竹在胸土黄的皮壳,隐含摩羯鱼纹,不出意外的话是两条。也许没有款。半指长的冲口。缺点那么分明!于是,它成功逃过了专案组的审查,与一堆羊粪混为一谈了。

    金蛋包在羊粪里。其貌不扬的羊粪。绝世美女,混迹于众。见多了的美,仿佛复印。灰姑娘排除在外。王子的眼神,仿佛月色的邂逅。

    之后,蓝守玉常常不无遗憾地忆起,那天他差点就失去了定力。

    还是无法免俗。抑制不住的心跳。目光游移,窗外的风景,或有故作镇静那一场秋光秋水的邂逅。

    手指跃跃欲试。最终没有伸手依旧故作镇静。想象距离正在缩短,肌肤如玉,脱胎几乎达到纸的薄。它叫纸杯么?!据说,昨天还是栊翠庵的尤物。连宝玉也要高看的妙玉,为何独对一件其貌不扬的器物动情?“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谁在月下独酌?又不敢捧在手上。风或会吹走吧,秋光或会暖融吧?只可惜缺了盖,要不然也可约个姑娘,把盏言欢一番了。即便如此,也依旧不改它的血统那来自于明初御窑的显贵气质。它是不是应该叫做甜白暗印双鱼龙(摩羯鱼)纹盖盅的?

    也许对于女生的颜值有些疲劳,蓝守玉说宝玉是个脸盲。朋友笑他,这么耳熟,呵呵,哪照抄来的?他不语。朋友又问,那你也是脸盲?他继续不语。也许他是对的。就像那些大佬,身边美女如云,却不知妻美。就像宝玉,大观园美女一大堆,看多了,就糊涂。朋友问,你确定妙玉最绝世?他摇头。那么宝钗吗?仍摇头。那就是黛玉了。还是摇头。在他眼里,那些肉身的女子,即便求得神仙美貌,又能如何?世俗的污染,那么汹涌!

    很多时候,颜值并非幸福的指标。更可能陷入某种无辜。

    就像眼前那一刻,他真的有些揪心每次读到姑娘们陪贾母喝茶那回,就揪心,担心老太太和姑娘们,大大咧咧,不小心摔坏,暴殄天物制造人间悲剧他一直认为器皿甚至比人金贵。于是心跳不止,也头疼。他说,头疼的隐疾与生俱来。

    宝黛妙钗们喝茶的瓷杯,已然眼前。绝佳的器皿,自己会说话。不过,能听懂的瓷语的,凤毛麟角。也许蓝守玉能听懂。此刻,若在瓷房里,他一定会停下手里的活,一个人安静地守侯在其跟前,任由它,不,是她,是他们一个青年的述说,与另一个青年的接纳。

    可眼前不是对话的幽境。对象也无情趣的一群照章办事的警察。

    “这些东西文物局来人看过了吗?”蓝守玉说。

    “打过电话,人家问,啥东西些。我们报告,一堆抹了泥土的烂碗盘子。人家又问,咋来的?挖出来的?我们如实回,没亲眼见,从古玩贩子屋子里收缴回来的。人家没好气了,收缴来做甚?他们承认是挖出来的了?他们显然不耐烦了。我们又解释,没,人家做生意,我们看有泥土,会不会出土的?话还没说完,对方嘟囔了一句。说的啥,没听清楚,好像吃饱了,没事找茬啥的。就把电话挂了。这才找你来,请你这个民间文物专家给把关的。”文强笑着说。

    “别,别。不是啥专家哈,不入流,说了也不管用。你还得让他们来的。他们才是主流。东西的价值得由他们说了算,不然法院不认可。”

    “他们只认佛头,其他的,呵呵,对他们对我们都是一堆麻烦。把佛头找回来,他们就高兴,我们的差也交了。”

    “也是。即便这些东西或许都对,也不过粗瓷烂碗,在他们眼里就是垃圾”。蓝守玉的口气,似乎对这一堆羊粪并无兴趣。

    “我们知道。再说我们之间也不是三回两回了。都懂的,放心好了。你过一下目,看看有无价值。有价值,我们再给文管所那几个大爷送过去。没看上的,你拿走,要是能给我们变点办案小费,就烧高香了。你晓得,办这种案子,卖力不说,几头不讨好。”

    “文哥,我的原则,你也晓得。我名字就是‘守’,守身还守法,从不碰案物的。不过嘛,你这一堆垃圾,来历不明,别说文物局看不上,连地摊贩子也难得看一眼。既然文管所人没兴趣登记,能不能作案物标的都存疑。不过,你文局副代表人民警察,找我解决点具体问题,我要是不帮,也说不过去。”

    “那是,那是。”

    文强示意,一个小警察赶紧递了烟。蓝守玉本不抽烟,这回没拒绝,像模像样地深吸了两口,烟从两个鼻孔冒了出来,颇有点民国文艺青年的范。

    “这回嘛,确实不咋样,行话讲,普、烂、脏。拿到地摊上,两百元一件喊,估计喊半年也不见有谁还价。要是拿去省城,找两个二五眼,说不定会鉴定成国宝,啥宋汝窑、元青花之类的,还给你弄个证书。拿回来,算在嫌疑人头上,那可是两三年以上的牢饭哦。你们这样做,对公,对当事人,都好。”

    “守玉兄弟文化人,说话水平就是高。我们警察心该硬当硬,该软当软,不想害人。”文强拍蓝守玉马屁,顺带也拍了自己。

    “与文化没关系。替你们着想。办案的多弄点经费,嫌疑人少关几天,再说文物局也懒得料理。你要知道,他们连自家库房里成堆的正经出土货,都看不过来,要人没人,要钱没钱。”

    “蓝总花点小钱,各方受益。”

    “……去年西康茗山文管所找到我,叫我帮忙,拿几件东西,解决两个下岗职工的问题。他们拿出一件疑似元青花牡丹纹梅瓶,让我看,说东西也是公安那边送来的。之前地摊贩子已经转手了好几次,再也确认不了东西最初的出处,定不了性。拿到荣城博物馆去,专家说东西出处不明,不同意以文物登记。入不了库,公安又不同意收回,犯人还押着呢,收回去,不是没事找事?因为有熟人介绍,我看东西可疑,既然专家不认,也不能当元青花买,就象征性给了二十万元,下岗的两个员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