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王
望龙门,位于重庆渝中区,老重庆人习惯性地把以解放碑商圈为分界点,高处的地方称为“上半城”,低处的地方称为“下半城”。而望龙门一代,就在下半城,多年前的一场大火,整个下半城受损严重,这也使得它如今的发展比不上上半城。多日前我们几个开始研习七星阵的时候,司徒曾经跟我讲过望龙门这个地名的来历,因为河道边上有一块刻上“龙门”二字的宋代巨石,和长江对岸的龙门浩的巨石遥相呼应,于是称之为望龙门,这是近几十年来才出现的地名。
那天早上出门以后,司徒是车上最年长的人,刚刚进入下半城的区域,就堵车堵得一塌糊涂。大家头一晚又都没有睡好,于是司徒就跟我们说起了望龙门的故事。
望龙门古时候的地名叫做“太安门”,虽然有个门字,但却只有城楼,没有门洞。紧靠东水门和太平门。清朝因为重庆开埠的关系,许多外国人被统一安排在现在的南岸区以及上新街一带,本来是不经许可不得进入重庆城的,但是外国人很聪明,他们不直接跟城里的本地人做生意,而是在望龙门一带开设了许多类似于“中介”的机构,等于是雇佣中国人来跟城里的中国人做生意,自己在背后当翘脚大老板。也正是因为如此,望龙门一带的商业发展一时间达到鼎盛,甚至比重庆城里更加繁华。司徒告诉我们说,他小时候就在这里的学堂里念过私塾,和当时很多孩子的家长一样,觉得只有念好书,才能当大官,而当大官就能保住家族的平安。
我问司徒,你今年到底多大了啊?重庆的私塾我听说是在解放初期的时候就已经改制了啊。司徒斜着眼睛看我,然后微微一笑说,我还有两年就70岁了,我出生的年份好,日本人就要投降了,而重庆针对那些地下分子的活动虽然残酷,老百姓生活只是需要多多注意口舌,别说不该说的话就好了。我的父辈是经商的,我7岁不到就送我上了私学,没上几年重庆就解放了。我惊呼道真是看不出来你都68岁了,他学着我们年轻人说话的口气说,哪里,我只是看上去年轻而已。
司徒接着说,昨晚彩姐手机里的相片,他还能够依稀记得当时是在望龙门一代的一间老洋行,外国人离开了,房子就空了下来,被当时的国军接管以后,就分租给了当地的人民,用来开染布坊和药材铺,还就给那些在日本时期的旧学先生们,设立学堂,开课授徒。
司徒的学识渊博程度,我怎么都不敢相信他是旧学学生。
司徒问我,你知道望龙门一带最有名的地方有哪些吗?我说不就是那天你说的白象寺吗?他说没错,白象寺其实是很多人喊顺口了喊出来的名字,真实的名称,是白象街和元通寺,那些老人图方便,喊快了也就成了白象寺。虽然寺庙早就不知道上哪去找了,但是佛家的灵性依旧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断言付强不敢在寺庙的旧土上乱来的原因。这为我们大大缩小了寻找的范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可喜的收获。司徒接着说,元通寺在清末的时候就已经荒废了,后来经过几十年的动荡,现在连遗址都很难找到,只留下一个地名,和早期的那些吊脚楼了。不过这一带很快就不存在了,变成照片和记忆了。
我问司徒,是不是这里也要面临拆迁了?司徒反问我,你认为有什么地方是不敢拆迁的吗?我无言,懊恼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挖掘和摧毁似乎变成理所当然。我可以拍着胡宗仁的胸口保证,假如有一天我抡着锤子砸碎了某道旧城门的石碑,那么我一定会因为破坏文物罪被抓起来,然而这样的破坏,那些抓我的人却每天都在干,那每隔不到几百米就有一台张牙舞爪的挖掘机就是最好的证据。
车开到储奇门报社一带的时候,再一次因为道路狭窄和公交车并行上客的原因,交通拥堵了起来。路边的人们似乎早就习惯了这拥堵的模样,习以为常了。我虽然是个地道的重庆人,但是这附近我来得却比较少,这里除了七星阵以外,还有许久后的一段关于秋婆婆的动人回忆。司徒告诉我说,照片上的地方,就在白象街上,虽然几十年过去了,那里的路依旧还是原来的路,没什么大的变化,只是老房子在一座一座的减少,而我们此刻还无法确定照片上的那个房子是否还在。胡宗仁在后排冷不丁地问司徒这地方为什么叫做白象街?我只听说过白象方便面。司徒解释说,在重庆,有一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叫做“青狮白象锁大江”,这当中的白象,就是白象街的由来。
司徒说,江对岸南滨路上的慈云寺,在唐朝建立的时候,僧侣们发现寺庙选址的地方,有一块天然的巨石,原本打算把这块石头搬到寺院大门的门口,再请德高望重的大师书写寺名,却在还没来得及把字刻上去的时候,在一天夜里遭遇天雷劈打,石头裂成两半,僧人们见状后,发现两块石头被切割成了形似狮子的样子,于是就请来石匠,按照狮子的模样进行雕刻,至今两尊石狮依旧位于寺门的两侧。而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从太安门城墙边的荒山上,也是因为一场雷雨,另一块大石滚落,横在路边,次日过往的人们纷纷驻足看热闹,此间一位进城采买的慈云寺僧人说,这块石头好像是一头巨象,因为在唐朝,国力强盛,许多番邦效果纷纷朝贡,贡品中自然也有大象这样的稀罕动物,僧人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说这块白色巨石看上去像是一头大象,大家也就越看越像,后来有当地富人花钱请人把这块石头也雕成了大象的模样,这才有了“青狮白象锁大江”的传说,老百姓们认为北岸有“白象”,南岸有“青狮”,两者隔江相望,且一上一下,镇守长江,“青狮献瑞,白象呈祥”,因此而得名。
说话间,车子缓慢移动,到了分岔路的路口,司徒开始转向,然后在靠近滨江路的地方找地方停下了车,带着工具和先前我们找到的全部铁盒,领着我们步行钻进了小巷子里。一路上司徒还在跟我们说,以前这些高的房子统统都没有,附近都是些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聚集地,好几家报社都在这里设点,连周恩来总理这样的大人物,都曾经在这里办过工。我看着这狭窄阴暗的巷子,确实很难相信这里竟然这么有故事。走出这条小巷口,路面变得开阔了一些,光线也更明亮。再走一会,我们就到了正马路边,司徒带着我们穿越马路,继续朝着上坡的方向走,走几步他就站下来回忆片刻,看看周围的那些在他儿时记忆里的东西。就这么一边找一边问,终于找到了照片上的地方。我仔细拿着手机里的照片对比着,除了照片上没有现在挂在石头上的街道号以外,几乎就能够辨认出,这地方就是相片上的地方。
于是我们又得到一个结论,彩姐手机里的照片,是来自那个红衣女鬼的记忆,也就是说,照片里的样子,是她记忆当中这个地方的样子。
我看着那已经眼中斑驳褪色的门楣上,两个白色的大字,华美。胡宗仁站在我身边笑嘻嘻地问我,这个华美是不是那个华美整形医院的旧址哦,原来早在那个年代就有人整容啊。说完哈哈哈的大笑起来,陶醉在自己的幽默感中。司徒转过身来,对胡宗仁说你这个蠢货,这应该从右往左念,叫美华!
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因为我也和胡宗仁一样,把这个地方念成了华美。不过我比较聪明,因为我没有说出来,否则被骂蠢货的人就是我了。
司徒带着我们走进去,里面摆放杂乱,还挂了不少洗过的衣服。打从进门的时候司徒就在跟我们说,恐怕这一带的老房子里,大多数都没有住人了,但是这里面像是一个小阁楼,有木质的楼梯,还有肮脏的厨房。楼梯口的藤椅上坐着一个身穿灰色布袄的老人,手上拿着拐杖,正在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打瞌睡。司徒站定脚步注视那个老人许久后,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喜悦,他望了我们一眼后,轻轻伸手摇了摇那个老人的手臂,叫道:“二叔,二叔。”
那老人睁开眼,迷茫地望着司徒师父,半天都没认出来这个叫自己二叔的人是谁。司徒说是我呀,我是司徒呀,我小时候在这里上学堂,每天早上都要在门口吃你摊摊上的油条和豆浆啊。老人依旧面无表情,看得出他是在努力辨认司徒是谁。司徒说,那时候你总是围着一个白色的围腰,早上给人炸油条,你还很会包汤圆,你们家的汤圆心子是最好吃了。
说这里,那个老人总算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说,啊我想起来了,你是那个莽娃子!调皮得很经常在我这里吃白食那个!
胡宗仁哈哈哈的笑起来说司徒原来你的名字叫莽娃子,好有力量的名字呀哈哈哈。我赶紧踢了他一脚,他才收声不笑了。不过我也是第一次从外人口中得知了司徒当年的别称,尤其还是个爱吃白食的家伙。
司徒坐在老人身边的楼梯上,很开心地跟老人聊了起来,我和胡宗仁还有两个女人就在底层东游西荡的看起来。这是个典型的老建筑,狭窄而闭塞,周围的房子比较高,遮住了这里的光线,于是大白天的这里虽然没有天顶但依旧显得非常阴暗。栏杆和门楣上的雕花依旧非常清晰,只不过因为岁月的关系显得有些脏旧罢了。镂空雕花的窗户却镶嵌了玻璃,木质楼梯的背后是一口井,井盖打开着,边上打水的辘轳也是湿润的,这说明这口井至今都还在使用。角落里的厨房没有开灯,看上去黑灯瞎火,我也就没有过去看了,一个看似灶台的青石台面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碗和盆,除此之外,整个小院里安安静静,只传来不远处司徒和二叔低声聊天的声音。
过了一会,司徒对我们招招手,让我们过去。听司徒的意思,他已经编了个理由,告诉二叔我们需要到这里来找一些东西,问二叔这里最近有没有来过什么陌生人。二叔说这里的房子包括后边坡上那些旧洋房,只要还有人居住的,全都租给了在这一带干活的农民工,租金很便宜,连他这里都是一样,才200块一间小隔板屋。二叔说,解放后他还是在这里做了很长时间的摊贩生意,后来院子里的人陆续搬走了,他住在附近的烂屋子里,政府也对他进行了接济,就把这个房子分给了他和另外几个人一起住,甚至给房子上了集体产权,但是不是每户一证,是他们共有的财产。后来那几个跟他一起住在这里的老街坊相继去世,这老房子也带不走,去世的邻居家属也想着请二叔帮忙照看着这里,等到今后要拆迁开发的时候,再让他们回来。于是就这样,老房子只留下了他一个。二叔的儿子时不时会回来看看他,几度想要把他接走住大房子去,心想这房子已经被划为危房一类的了,而且又脏又破又旧,但是二叔是个念旧的人,去了儿子那里一段日子,边吵闹着要搬回来住。他自己有低保,一个不烟不酒的老人一个月也凑合够用,于是就天天在这里,早上起来到街上走走,然后就坐在楼梯口,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透过老门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
二叔这么说着,我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如他一般投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