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拔了同学
我们文秘专业三班的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时,大家都后悔当初不该学这一行,说在办公室专门作些办文、办会、打杂、搞协调、伺候领导的事,全是为人作嫁衣裳。虽然好多同学从写材料开始,慢慢地“媳妇熬成婆”,当上了办公室主任,但总觉得这个要说没权似乎权还不小,要说有权又没什么实权的位子不好干,因此都不愿继续干下去。
我对他们说:“办公室主任,这可是个好位子。”他们便一齐“攻击”我:“你现在当局长了,当然会说好呀!如果你还在当办公室主任,你会高兴吗?会这样说吗?”
我笑着对他们说:“这位子确实不错呀!实话对你们说吧,我如果没当办公室主任,是在其它岗位上苦干,我敢肯定到现在还是‘原地踏步’,根本不能当上局长。”
这些聪明的同学听出了我的话中话,便争着向我“取经”,缠着要我给他们讲授“秘诀”。
因为是同学,我当然愿意帮助他们,便将自己前些年如何当上办公室主任,当上主任后又如何追求‘进步’的事,竹筒倒菜籽——一粒不留讲了出来。
我刚到市民政局时,和大家一样,专门干一些写材料,收发整理文件,接待来客,帮领导跑腿子的杂活。我当时想,初到一个单位,第一步必须走好,要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一个好印象,于是我做什么事都兢兢业业,生怕出了一点纰漏,特别是直接领导孙主任交待写的材料,我总是字斟句酌,旁征博引,使出浑身解数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jing心修改,直到自己认为无懈可击了才呈上请他斧正。第一次写的一个调查材料,洋洋洒洒八千多字,孙主任“一目十行”看过后,什么也没说就签发了。见这么轻而易举地过了“关”,我心中正暗暗高兴,却突然发现主任的脸sè非常yin沉。我一下懵了,不知是什么事得罪了他?
晚上我读一本书,碰巧里面有一篇“领导并不喜欢下属完美无缺”的文章。看完之后我茅塞顿开:原来领导都好为人师,喜欢表现自己高明,象写材料之类的事,你总得给他留点“用武之地”,让他给你指点指点,否则,领导的才能显示不出来,心中能高兴?我那篇材料就是因为太用功了,修改了十几次,使孙主任无法在鸡蛋里面挑出骨头再进行“赐教”,难怪他心情不能愉悦。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我总结经验教训,每次写的材料都故意留点显而易见的“余地”,让孙主任过把“当老师”的瘾。
所写的第二个材料是向上级汇报半年的工作。本来,这样简单的材料对我来说是完全能够挥笔而就的,但我动笔之前却特意先向自己明知在写东西方面实力并不强的孙主任请教了一番,写的时候也故意制造出几处“疵瑕”,让他来钻我的“空子”,以便耳提面命对我进行教导。孙主任看了我这篇“粗制滥造”的东西后,兴致勃勃地拿起笔这里圈圈,那里划划,笑容可掬地对我说:“你先去办别的事吧,等我修改完了再通知你来拿。”
孙主任“jing雕细琢”之后,竟然很谦虚地对我说:“小吴,整个材料写得不错,只是有个别地方似乎还有些欠妥当,我已帮你改了一下。你是科班出身,我是半路出家,也许班门弄斧了,请你看看这样改是否可以?”孙主任能够作出肯定,并且礼贤下士,用如此和蔼的态度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下属说话,真让我受宠若惊。我知道自己这一招奏效了,连忙不停地点头致谢。孙主任的脸上笑开了花。
以后写材料,我都“如法炮制”。孙主任因此对我越来越好了,不断地对”孺子可教“的我关心和爱护。我终荣幸地成了他的“高足”。不久,孙主任荣升了,极力推荐我这“得意门生”接任了他的位置。
当上主任后,我直接和局长接触的机会多了,便产生出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跟孙主任干了几年,耳濡目染,受到不少熏陶,我一直不停地琢磨:孙主任并未达到副局级,为什么在单位如此风光,要风是风,要雨便雨,说的话比那些副局长还管用?主要是他和局长的关系铁得很。当今社会的体制,单位的一把手是“太上皇”,什么大小事都是他一锤定音,如果和一把手的关系搞好了,他对你言听计从,你就成了单位上实质的二把手。得到了这些深刻的休会后,我便想尽千方百计和局长套近乎,钻研他的喜好,尽量为他提供他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