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邵泽回应:“那是你们的事,养灵猪之法已告知,我并未藏私。”
宴毕,李世民等人饱足而憩,聚于庭园。林邵泽对李世民言道:“老李,我打算建造一条通往长安的灵石大道,你如何看待?”
李世民闻言,惊讶道:“师弟,你是认真的吗?真要开辟一条连接长安的灵石之路?”
林邵泽答:“自然,我问你岂非在确认可行性?”
杜如晦问道:“邵泽,你计划召集民夫修建,还是以修炼任务的形式进行?”
林邵泽疑惑地看着他,反问道:“两者有何本质差异?”
杜如晦闻言,继续解释:
\"若欲征召平民筑路,自当支付灵石报酬,若以劳役方式,则无需分毫支出,连修炼所需的丹药也可免去。\"
林邵泽闻言回应:“那征召平民所需灵石几何?非灵石不可,粮丹或修行布帛也可充作酬劳罢。”
李世民答道:“固然可行,所谓灵石报酬,仅是通称,粮丹与修行布帛皆算其内。”
林邵泽听罢答道:“那便以征召平民修筑为宜,如今云阳至长安的仙道实是破败不堪。”
李世民闻言苦笑:“贤弟,此路已是状况尚佳,你未见过更糟的仙道,那坑洼之大,令人惊叹。”
林邵泽听后无言以对,然想到李世民捉襟见肘的财政,便不再多言。李世民确是贫瘠,即便他林邵泽的出现为李世民带来些许额外的修炼资源,但短期内难改贫穷现状。
毕竟积蓄微薄,天灾人祸一来,旱魃、蝗群、洪水、雪崩,李世民的藏宝库顷刻间又空空如也。始终未能富饶,毕竟此刻正值贞观初元,尚未迈入盛世之期。
忽地,他想到一事,对李世民道:
“李兄,你前些时日不是遣修士讨伐梁师督了吗?如今战况如何?”
李世民闻言笑曰:“不过一介跳梁小妖,岂能成气候,早已大胜,妹婿已凯旋回京。”
林邵泽闻言道:“那些被俘之人,你又作何处置?”
李世民回答:“既已归顺,便是我大唐子民,何来俘虏之说?少部分已被安排到各处修行之地。”
林邵泽闻言,只好打消用俘虏修筑仙道的念头。于是他对李世民提议:“不如我出资购买灵石,朝廷召集修士,将这云阳至长安的灵石大道修筑完成。”
“今岁大旱,百姓收成无几,此举也算为朝廷减轻负担。朝廷得一平坦大道,百姓粮食问题亦可缓解一部分,兄以为如何?”
李世民闻之,瞬间振奋,对他言道:
“贤弟,你所言当真,真愿出资,由朝廷调度修士修建此灵石大道?”
林邵泽闻言答:“诚然,不过须指定一人监督修路事宜。”
李世民应道:“无妨,贤弟但说,欲指定何人。”
林邵泽闻言道:“就让承乾担此重任,负责此灵石大道的修筑。”
李世民闻言先是一惊,随即明白过来,林邵泽是借此考察李承乾的能力与品行。
于是开口道:“无碍,此事便委以承乾,由他督建这灵石大道。”
众人随后商议一番细节,李世民便偕同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及房玄龄踏上归途,重返长安城。
李世民回返皇宫,即刻召见李承乾于太微殿。
李承乾步入太微殿,向李世民行礼:“孩儿拜见父皇。”
李世民颔首:“免礼!召你前来,有一重任相托。”
李承乾闻言,急忙应道:“父皇请吩咐!”
李世民言道:“林邵泽欲自林家庄起,修建一条通往长安的灵石之路,此重任便交由你执行。”李承乾听闻,不禁心生讶异,如此重责竟落于己身。
见其诧异之色,李世民解释道:“林邵泽亲点于你,谓此路建造非你莫属。”
李承乾闻言,方悟此事因何而至。李世民随之详述已商定之事,与李承乾共知。
随即,李世民命李承乾即刻准备。两日后,长安城中,百姓发现官府贴出告示,捕快在一旁解说:
“各位乡亲请注意,云阳县伯即将动工,自云阳林家庄至长安,铺设一条灵石大道。”
“现下官府招募壮丁,有意者可至府衙报名参与。”
“此事由当今太子殿下亲督,凡参与之人,皆有粮布相赠,每日粮食不小于五斤,布料不少于一尺,道路竣工后统一发放。”
“各位可视自身需求,选取粮食或布匹,此次仅需两千壮丁,错过时机,机会不再。”
告示读毕,围观民众纷纷奔往府衙,名额有限,迟则无份。
时下生活艰辛,如此良机加之粮补,众人争相报名。
不过一日,两千壮丁便悉数召集完毕。在李承乾调度下,他们开始了灵石大道的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林邵泽筹备好了第一批粮晌。
粟米、小麦、南瓜三者并举,任由百姓挑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