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天这时候才觉得口渴,他冲到厨房,找到冰箱里仅剩的一瓶果汁,这还是程真和邵晓雅在这里住的时候买的,也顾不上有没有过期,扭开瓶盖就一饮而尽,冰凉的液体让体内一片舒坦,这热度来得晚了一些,可是威力却无法小视,骆天去洗手间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眼眶下面有些红。
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老爸说要研究鲜于枢手记,骆天得新将手记拿出来,打开,却发现依然是不连贯的内容,前后对应不上,中间总像是少了什么东西,老爸应该知道其中的玄机,却不肯明示,让自己来领悟,这无可厚非,他庇护得越多,自己成长的空间就越少,骆天将手记拿起来,躺在沙发上,顶上的灯光照在手记上,骆天发现纸上有些东西在影影绰绰,他激动得甚至打了一个寒蝉,这影影绰绰的东西正是少掉的那一部分,原来这本手记还有如此玄机!
骆天将手记死死地对着灯光,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少掉的一部分重新回来了,内容终于连贯了,原来并不是鲜于枢自己随便记下来的,只是这手记他做了一点小手段,骆天此时要揣测古人的心思了,鲜于枢自己是收藏家,鉴定家,这手记的内容是他一生的心血所在,他的心思应该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发现能够流传下去,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心血落到旁人手上,所以才设了这么一个小机关,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掌握这本手记,这样他在九泉之下应该欣慰不少了。
当然了,这只是骆天的想法,鲜于枢的想法如何,无可考证了。
当所有的图例和注解变得完整,骆天迅速记下所有的内容,这上面记录了元代以前纺织物加工工艺,还有瓷器的修复,比起现代的技术,它们更返璞归真,更能保整古玩的完整性,而纺织物的加工工艺更有用,要修复一件汉代的服饰,除了清洁这外,还要弄清楚那个年代这件服饰的加工工艺,这样才能将漏洞修补上,可惜不少加工工艺都已经失传,想要用一模一样的加工工艺进行修复,很难,所以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不少经复原的古织物,都是采用相似的纹路,并不是一模一样,完整地修复,这实在是憾事一件。
骆天已经将所有手记上的内容记在脑子里,根据相关记载,文物的修复、仿古业出现在春秋时期,在《吕氏春秋》、《韩非子说林》中都有记载有赝鼎的故事,至唐代已出现临摹前人字画等伪作之事,到北宋时期已极为盛行,尤以仿造青铜器繁多,多以商、周真器作模式,器型、纹饰仿得相当逼真。
元代以后,由于连年战争,仿制处于低潮,作工也比宋代低劣。但出现了民间专业仿古作坊,杭州的姜娘子、平江路(苏州)的王吉等民间作坊仿制古铜器颇有名气。明代仿制也不如宋代,民间作坊主要在江南,仿器多按宋代编者的 gt;仿制,并仿制一些汉代规矩铜镜和唐代的海兽葡萄镜等器,制工粗糙。但明代宣德年间所铸的仿古炉,又称宣德炉,它的式样颇多,非常精美,独具一格,并且以嘉兴张鸣岐等人仿制的古代铜炉知名一时。
到清代更是百花齐放,几乎所有古代文物都有仿制,同时出现了一大批专业仿古高手,如北京的范寿轩、赵允中、王尽臣、李玉彬、李坟堂、胡迁贞、潘承霖、王海等,济南的胡麻子、胡世昌,并逐渐形成了四大派别,古董商称其为:北京派、苏州派、潍坊派、西安派。
北京派:由清宫造办处的“歪嘴于”(称为清宫艺人八怪之一),辛亥革命时期出宫在清宫附近从事古器修复为生,并收有七个弟子,如张文普、贡茂林、张书林、王德山、等他们在抗战时期各自教出的部分徒弟,解放以后并进入了博物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文物修复人员。
苏州派:苏州自明、清就已成了仿古作业的基地,清末民国年间、以周梅谷、刘俊卿、蒋圣宝、骆奇月、金润生等仿古的铜器名匠名扬海内外,为今“南派”代表,现在文物修复界以南京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等为“南派”之源。
潍坊派:主在形成于清代的乾隆、嘉庆时期,清末民国颇具规模。
西安派:西安是仿古作伪的地区,在具器物上伪刻铭纹便始于西安,主要仿造度量衡器,有苏亿年、苏兆年兄弟和嶷眼张等著名工匠。
看到这里会发现,作伪与修复息息相关,有时候在无法完成修复之时,为了重现古玩的本来面目,文物局的相关技术人员会进行仿作,还原文物本来面目,其中自有度。
文物修复工作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清除文物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标本的残缺部分,其目的是恢复它的本来面目,防止附着有害物继续危害文物藏品。
并且文物修复要根据历史的真实,不能凭主观想象改动原物面貌,复原部分要求做到与其部分相仿,对每件所要求修复的文物,都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分别处理,反对以不成熟的技术随便地使用在珍贵的藏品上,在进行修复时,首先要确定原制品材料类别,性能及其损坏情况,先做好文字绘图,照相记录,然后制定修复方案,修复用料要尽可能与原物一致,并尽量采用原制作方法和工序。
基于最后一点,这本手记对自己很有利,尤其体现在古织物上,骆天得获至宝,又破获了其中的机密,兴奋不已,眼下是两块突然结合在一起的碎片应该如何处理,原有的金葫芦无法容纳两块碎片,骆天只有暂时放在家中,他需要打一个电话给老罗,定制一个比现在略大一些的金葫芦,整理好了思绪,骆天终于躺在了床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