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回过神来一看,大喜道:“李斯兄!”
李斯一把扯着他,由侧门到了御园去。
此时是午后时分,天上乌云密布,似正酝酿着一场大风雪。
到了一座小亭里,李斯放开了他,叹了一口气道:“吕贼真厉害,几下手脚,我们又要处于下风了。嘿!已干掉田单了吗?”
李良只得无奈地点了点头。
李斯立即双目放光,兴奋地道:“此事对我大秦统一天下,势将大大有利,而吕不韦再不能与田单互为声援,以操控东方六国了。”
李良乘机问道:“现在吕不韦手上除了军方的蒙骜和王颔外,尚有什么实力呢?”
李斯颓然道:“比起上来,军队方面反是吕不韦最弱的一环,至少在咸-阳城我们的力量便要较他为优。”
李良眉头大皱道:“储君以下就是右丞相和左丞相,现在两者职权上有什么变化呢?”
李斯愕然道:“若真要详说清楚,恐怕国师今晚不用回家了,但简单来说,最主要可分三个阶层,最高层的当然是政储君,加上像我这般的辅政小臣,成为了内廷,嘿!只是这内廷已非常复杂了。”
李良道:“从孝公时商鞅变法时起,当是国君下设庶长和大良造,至惠文王,那时商鞅的大良造兼庶长集军政于一身,功高震主,惠文王忌之,遂将商鞅车裂于市,从此集权于君,再置相以代大庶长制。置将以代大良造制。把政军分了开来。而相则为百官之首,后来又因丞相职务过重。分为右丞相和左丞相,大致上以右丞相管政。左丞相管军,故前者就像以前的庶长,而后者就是大良造了。”
李良看着李斯意味深长地问道:“吕不韦的右相职权范围,不该管军队的事吧?”
李斯苦笑道:“军政本就难以分开来,由于左右丞相都是直接辅佐国君,所以凡由国君决定的事,自然就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现在政储君年纪尚幼,太后又临朝亲政。形势自然更复杂了。”
李良引导道:“排除吕不韦仲父的虚职身份不说,现在这两个丞相究竟是如何运作?”
李斯从容答道:“左右丞相是通过四院去管治国家,四院就是军政、司法、税役和工务,分由司马、司寇、司徒、司空四位大臣执掌,现时左丞相管的是军政和工务,右丞相管的是司法和税役。鹿公本是司马,现在这位置自是腾空出来了。”
李良再次说道:“如果李斯兄能够将各个职位的职权列定清楚,各分其职。而司马和左相定义为自己人,这样军权就不会旁落。储君的地位……”
李斯眼中一喜。佩服道:“自然是稳固得很。国师放心,这职能制定,李斯一定会尽快分列完善清楚的。”
李良待要再问,一名内侍来到亭外施礼道:“太后有请国师大人!”
李良和李斯对望一眼。均感不妙。
大雪此时开始飘下来了。
太后宫内,朱姬高坐鸾台之上,四名宫娥、四名内侍立于左右两后侧。而禁卫林列,排至殿门处。
李良一见这等阵仗。便知不妙。因为朱姬是一方面摆明不肯和他说私话,另一方面则显示她是心向缪毒。故不愿独会李良,免惹缪毒不快。
果然李良施礼平身后,朱姬凤目生寒,冷喝道:“李大人,你是否不把我这太后看在眼内了,一去大半年,回来后也不来向哀家请个安。”
李良知道唯一招数就是以柔制刚,叹了一口气道:“太后息怒。只因……”
朱姬打断他道:“任你如何解释,也难以息哀家之怒,李良,告诉哀家你和储君在搅什么鬼,什么事都鬼鬼祟祟,把哀家瞒在鼓里。当日田猎高陵君谋反,你们显然事前早得到消息,为何不让哀家知道?”
李良这才知道她是要算旧账,苦笑道:“微臣纵有千言万语,在这耳目众多的情况下,也难以向太后一一道来,难道我可直告太后先王怎样,储君怎样,吕相怎样,徐相怎样吗?”
朱姬美目深注地看了他好一会后,软化下来,叹了一口气道:“好吧!所有人给我出去,谁敢偷听的话,立杀无赦。”
转眼间,一众侍从禁卫走得一干二净,还关上了所有殿门侧门。
鸾座上的朱姬再叹一口气,声音转柔道:“早知拿你没法的了,说吧!”
李良踏前两步,索性在阶台边坐了下来,淡淡道:“吕不韦杀了徐相,害了鹿公,假若可再置我于死地,下一个必轮到缪大人了。”
朱姬见他竟无礼至背着自己坐在台阶处,拿他没法,他又语出惊人,剧震道:“你说什么?”
李良沉声道:“凡是挡在吕不韦权力之路上的障碍物,早晚都要给他一脚踢开。除了他自己外,什么都可以牺牲,太后该比我更知道这点了。”
朱姬的呼吸沉重起来,好一会才道:“楚人把春申君的首级送了来,为徐先之死请罪,这事究竟与吕不韦有什么关系?你若不说清楚,哀家绝不饶你。”
李良站起来猛一旋身,看着朱姬道:“杀死徐先对春申君有何好处,若非田单怂恿,吕不韦在背后支持,许以种种好处,楚人那敢如此胆大妄为。哼!你要不饶我吗?找人来拿我去斩首好了,看看我李良会否皱半下眉头。”
朱姬眼中射出森寒杀机,可是与他目光交锋了不到片刻后,立即败下下来,低下目光,轻轻道:“算我说话重了,那用发这么大的脾气哩!”
李良见好即收,但横竖说开了头,断然道:“现在左丞相一位。人人眼红,假设再落入吕不韦之手。不单我李良死无葬身之地,太后身边的人也没多少个能寿终正寝呢。”
朱姬柔声道:“假若你肯当左丞相。我定会大力支持。”
李良回复冷静,微笑摇头道:“不是我,而是昌平君。”
朱姬愕然道:“昌平君怎能服众呢?为何不考虑王陵?”
李良道:“因为我们需要王陵代替鹿公去管军政院,好驾御王齿、蒙骜、杜壁等人,昌平君虽德龄都差了点,但他乃王族贵胄,任他为相,实是安定大秦军心的最佳方法。太后别忘了西秦三虎将已去其二,王齿不但投向吕不韦。目下的声势更不及蒙骜,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