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行当由来已久,在清朝时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以至于清政府不得不制止滥采之风。在清康熙年间就实行发票采参,严禁私采。这是历史上较早的由政府采取的保护野山参资源的措施。
传承多年的放山行当有着独特的行规。采挖野山参很艰难,放山者放一次山少则几十天,多则要几个月的时间。采参者要带上大量的生活用品和采参工具,由‘把头’带领进山,把头是对放山多年有着丰富经验者的尊称。
放山时要排成一字横队,把头在横队右侧,另外一个同样也有着丰富放山经验的做副手,叫边棍,处于横队的左边,而横队中间还有一个叫腰棍。
横队各人之间相差大概三米的样子,用‘索罗棍’拨草,边走边看。从山脚顺着往山坡往上寻找,这叫做‘压山’,另一种方式叫‘缀山’,就是丛人分开寻找,以敲击木棍为联络讯号。
不过不论哪种方式,都严禁说话和吃东西,按照老一辈的放山人的说法,就是穿着红肚兜的人参娃娃很容易受惊,要是有人的说话声或者吃东西的声音,就会把它给吓跑了。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寻找人参的时候,必须要聚精会神,而说话和吃东西都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错过去。
他们之间的交流,全靠着手里的‘索罗棍’,各一段时间就会轮流用它来敲击身边的树干,已确定自己的位置。还可以起到驱逐草丛里的野兽和蛇虫鼠蚁的作用。
谁要是发现了人参,便要立即把木棍插在地上,用系了铜钱的红线绑在人参茎上,并在人参下面铺上一块红布。据说,人参娃娃有遁地而逃的本事,一旦拴上红线就跑不掉了。
其实,栓红线只是为了醒目,因为人参长在杂草丛中,一不小心就会被踩坏了。栓上一根红线,红绿相间,就会格外的醒目。
至于红布铺地,那是用来接一碰既会掉落下来的参籽,这个东西同样也很精贵,是一味催生助产的良药。
而最先发现野山参的叫做‘开眼’,发现了野山参就必须要‘喊山’。就是手拄着‘索罗棍’,大喊人参的别名‘棒槌’!把头听到后马上‘接山’,大声问“什么货?”。
发现者就要根据参龄按照行话据实回答,比如说三年生的叫‘二荚子’,四年生的叫‘灯台子’......然后召集众人伏地磕头,向山神表示谢意,然后才开始挖参。
听孟德子介绍了什么叫‘放山’以后,安馨颇有些向往的说道:“我怎么听着像是一场热闹的祭祀仪式,真可惜没有亲眼见到过。想想一排的山里汉子,齐齐往上走着,不能说话,却全靠敲棍子来联系传递信息,确定自己的方位。一旦找到了野山参还要像唱歌那样来呼喊,让所有人都听见,那场景一定很壮观,很有趣,要是有机会的话,我还真想亲眼看看。”
孟德子叹口气说道:“在十多年前,每到阴历的六七月份,还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放山人,都是呼朋唤友,好不壮观。现在那场面却几乎看不到了,大家都改为闷声在家种山参来发财了。不过这家养催出来的物件,哪里比得了这天生天长的灵物。”
灵物,安馨心里一动。不错,这野山参不就是集天地灵萃而生成的吗?也许自己可以感应的到。她暗暗的把自己的‘无上心经’给释放出去。结果她惊喜的发现,在这个山坡上,就像是天山的星星不小心落了下来,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呈片状分布的灵气点。都是那些野山参体内所蕴含的,看来这只‘五品叶’的参子参孙参重孙还真不少。
安馨指着离她大概还有十米左右的一棵椴树说道:“孟大哥,你说的五品叶,是不是就在哪里?”因为在那棵椴树下,安馨已经感觉到了那股惊人的灵气波动,并不低于易爷爷送她的那只‘贡觉玛之歌’。那只‘贡觉玛之歌’里所蕴含的灵气,让她的‘无上心经’整整提高了一个台阶。想到这里,安馨不由舔了舔自己嫣红的嘴唇。她的心里,对那只即将见面的‘五品叶’充满了火热的期待。
孟德子惊奇的说道:“你怎么会知道?”他带着安馨和李元昊走到了那棵椴树下,果然看见在那棵椴树底部系了一根拴着铜钱的红线。
安馨奇怪的说道:“红线不是应该系在野山参上吗,你怎么给系在树上了?”孟德子一听,就觉得满头黑线流了下来。(未完待续)r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