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么?
我计算了一下时间,还有两天就到15了,刚好是爷爷的头七,不知道2天后自己会变成怎么样。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和二叔,他们得知后就跟我说了一下关于蛊毒的一些事情,本来我还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懂得这个,但二叔告诉我,其实奶奶是苗族人之后,我就明白,爷爷干嘛会学习到蛊术了,
当时在勃勃寨当中,有许多男性的练蛊师传授他们的后代蛊术的,但大部分都是女性学习的人比较多,其实练习蛊的原理是这样的,用12种有毒动物如蛇、蜈蚣等埋在十字路口,经过49天以后取出来,贮在香炉内,这就是金蚕蛊。据说这种蛊养成之日,不畏火枪,最难除灭。
福建的龙溪县有这样的传说,金蚕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它能替人做事,譬如你要插秧,你先插一根给它看,它便把整亩的秧插好。它勤于洒扫,养金蚕的人屋子是很干净的,你一进家门,用脚在门槛上一踢,回头看见门槛上的沙土忽然没有了,你便可知道这家养着金蚕蛊。据当地的传说,金蚕蛊喜吃人,若干年定要吃一个人。
年终岁暮时,主人须和它算账,若有盈余便须买人给它吃,因此算账时,主人打破一个碗要说打破20个,对它说无息亏本,明年再买人饲它。而南靖人的说法,则与此大同小异,他们把养金蚕说成养挑生,金蚕蛊一般放在尿缸边或没人到的地方,不要让人知道,否则便要败露,招致杀身之祸。金蚕能变形,有时形如一条蛇,或是一只蛙,或是一个屋上地下到处跳走的穿红裤的一尺来高的小孩。
养金蚕的人家,很少疾病,养牲畜易长大,没有死亡之患,而且能聚财暴富。每年年底,主人要在门后和金蚕算账,说今年打破了碗匙若干,亏本很多,若你说今年得利,家中的人就渐渐死亡,养金蚕的人都没有好结果,这叫做“金蚕食尾”。遇到这种情况人们就要及时嫁金蚕了,其做法是以布包一包,内放银子、花粉和香灰(即金蚕蛊)放在交叉路口上,见银眼开者自然拾去,误取了银包的,金蚕蛊则会跟了他去。
我现在身上中的就是这种金蚕蛊,要是解除不了的话,后果将会不堪设想,当然最坏的一个还是一命呜呼。
二叔跟我们说到了这个,我就知道他比父亲更加了解奶奶,他说当时奶奶本来是族里的继承人,但在勃勃寨有一个规定就是要是有男就传给男的,因此奶奶把这个责任交给了爷爷,爷爷答应了这个请求,就开始学习蛊术,他口中的祖师爷,因此其实不是他的父亲,而是勃勃寨先前的长老。
这个是二叔和我说的,父亲在一边也一直听着,他说自己很少接触到奶奶过去的事情,问二叔怎么知道,他却回答:“当时爷爷看我喜欢蛊术,就教给我一些,而你早早就出外工作了!”
怪不得会这样,要是二叔没有骗我,那么他现在也是懂得一些蛊术了!
今天正好是爷爷的头七,就在我们聊着,发现时间已经推移到午夜12点,那一刻当铛铛的敲钟声传来的时候,父亲和二叔的眼睛都转了过来盯着我!
我本来也没有什么的,但就在几分钟之后,竟然开始感觉到全身上下的内脏都在产生一种剧烈的撕咬的感觉,我想那金蚕蛊大哥已经在动了,我努力地忍受着,并且运用了道术镇(压),居然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我还试图让柳木中的佟灵儿出来,可是她出现后也是对此事没有任何办法。
她在旁边告诉我:“蛊术虽然也是道家的一个范畴,但是我没有研究过,或许天逸先生会懂,但现在已经来不及了,你一定要支持住,我这就去帮你找龙胆草!”
有了她这句话我倒是淡定了一些,无奈痛苦实在难以言喻,渐渐的我倒在了地上滚爬了起来,旁边的父亲看得心惊肉跳的,二叔则是不住地念诵着一些我听不懂的语言,我想这些应该是苗语了,当然我们现在说的不是苗家蛊事,但我奶奶是苗族人,自从爷爷一死后,这个秘密才被揭露出来......
之前怪不得爷爷特别喜欢到床底下去看那灰蓝色瓮子,原来这个东西里面埋葬着一只金蚕蛊,我想着总算明白过来了,之前他和奶奶干嘛好像宝物一般守候着这个瓮子,原来这个是他们勃勃寨的遗产,要是我得到了那上面的力量,那是不是我就是勃勃寨的新族长啊?
或许是这个称呼有点厉害,我感觉自己都飘飘然起来了,可是啊,我现在发现自己痛的连屎尿都出来了,浑身上下哆嗦不已,而且冷汗留了一地,二叔还在那里疯狂地念诵着,这个家伙,到底是在害我还是帮忙,我真搞不明白,之前比较少看到他,现在发现他竟然也是会蛊术的。
想着我已经被疼痛害的晕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父亲在我的旁边,他看到我醒来就说:“看来爷爷跟你说的话不是假的,要是这样你必须要忍受蛊毒的折磨啊!”
“爸爸,你放心,我一定会熬得过去的,毕竟这些是爷爷***心血,我没有可能给他们的心血害死吧!我相信我会行的!”
“如果你这样认为就好了,不过你要是真的想得到龙胆草,可以去一个地方,那是你舅舅在镇上工作的草屋,那个地方应该可以找到!”
“谢谢了,爸爸,我明天就出发!”
说着,我就先给舅舅打了电话,当他得知我的情况后,他的那个儿子就过来了没有见一段时间,他都已经长大一些了,没有以前那么调皮,也不顾着玩了,而是懂得关心别人。
我看着他现在的样子帮助父亲做饭倒水的从床上下来,去到饭桌,打算今天好好和他这个表兄弟玩玩,聚聚昔人的亲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