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六章 救援突击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样的救援队指挥部布局看起来还是很合理的,帐篷里面陈设很简单。帐篷一角是简易桌子组成的通讯组,看样子是武警部队的通讯装备,因为不仅通讯器材上面有明显的迷彩色喷涂,而且值守通讯的,还是身着武警部队服装的现役军人,和通常的情况有些不同,通讯组里面都是男的。

    几位救援指挥部的领导,正围在几张木桌子拼起来的会议桌旁,观看着桌子上摊开的一张地图,讨论着什么问题。

    以宋小双的精神力探查能力,一下子就看到了这张地图的出处,因为地图的一角明显有:贡山县独龙江乡旅游资源地形图!

    上面标注着各个旅游景点的位置,山川河谷较为详细,有些还是虚线看起来还是待开的旅游景点,看起来是小范围传阅的地形图,虽然和军用的地形图不能比较,但是给救援部做参考制定策略还是够了的。

    看到孔妮妮把人带了进来,而且还是一对身着明显情侣装的男女,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进来的两人身上。不为别的,女的貌美如花让人过目不忘,男的土的掉渣转头就记不清,这样的两人,是怎么凑到一起的?

    正是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在宋小双和郑海玲身上。大家都以自己的立场来审视宋小双和郑海玲两人。

    因为孔妮妮只是说有两人愿意参加救援突击队,对于郑海玲和宋小双的具体情况她根本不了解,当然不会胡乱说。

    政府工作人员,只是把宋小双和郑海玲当做是到独龙江旅游的背包客,而且还是那种不很专业的,因为两人身上只是穿着一套绒布运动服,在大城市周边爬山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到大山里面就有些不够了。对两人能不能进入突击队不看好。

    几位专业救援队的领队,对于宋小双和郑海玲的看法自然是不同的,毕竟是专业的救援队,考虑问题要深入许多,如果手上没有点拿得出手的能耐,还有必须参加救援突击队的充足理由,这一男一女是不会进入帐篷里面来的,那样会耽搁大家的宝贵时间。就看看两人怎么说吧!

    长期专注于各项救援任务的几位领队,能够凭着直觉感受到宋小双身上潜藏着的能量,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男子身上,也许真的能在救援队里面起到大的作用?

    那位布卡旺村子里的老者,看着孔妮妮带着两人进来,已经知道两人是抱着一定要去的想法来的,应该和孔妮妮的情况类似,两人的亲人也被困在大山里面出不来,有着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他看人还是比较准的,这两人如果有孔妮妮的协助,进入山里面不会出现问题。

    救援指挥部里面的一位四十来岁的少校,对于宋小双和郑海玲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他是边防武警部队某部的领导,近年来所部参与了各项公开和秘密的行动,算是真正见过血的铁血军人,所以眼力价那是不用多说的。

    宋小双和郑海玲一进入帐篷里面,这位少校看到郑海玲,从她身上的那种特殊气质就猜到是一位人民警察,而且是学历水平比较高的那种幕后英雌,应该还是武术爱好者,一种习武之人的气场自然散出来,少校本身就是武术好手,自然能够感觉出来!

    而她旁边的那个看起来有些天然呆,三十来岁的男子,却让少校的双瞳不禁一缩,这人不仅是武术好手,而且身上好多的血煞之气!

    虽然他已经自觉的收敛了一些,但血煞之气太浓厚,少校还是能够感觉到,这人不简单!身上最少有好多个人的人命官司,却仍然没有被有关部门请去“详谈”,其中意味着什么,少校已经大概猜到。

    他身上一定有国家需要的某种本领,所以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他干掉的人就显得无关紧要了,没有追究他的法律责任。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个小山村里面,难道说要出大事不成?

    少校本身是个强力果敢的人,内心里已经决定进来的两人都可以参加突击救援队。

    女的是警察,去了大山里面可以动用她的能力,至少能起到安抚被困人员情绪的作用,想必这样的能力她是具有的;男的一身武艺身手矫健,自然能在这次突击队里面有所表现,但这只是少校自己的想法,还得让两人表现出一定的能力才行,毕竟临时指挥部是各部门组成的,他个人说了不算。

    结果还没有等这位铁血少校说点啥,郑海玲已经主动的讲出了两人必须参加救援突击队的理由。

    “被困在山里的有我的双亲(父母),是特地请假来找人的,自带野外装备和药品,有护理伤员的经验;身为人民警察,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能安抚旅游团队成员;因为吊桥被毁后,锚钩抛投器够不着的崖壁,旁边的这位能够上去!”

    郑海玲说话也很直接,一段话大部分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加入救援突击队的理由,只用一句话把宋小双给点了出来!

    其实这最后的一句话反而是最关键的,慧质兰心的郑海玲通过孔妮妮的讲述,明白了想要在独龙江峡谷流域架设溜索是多么的不容易!

    担当王河谷是独龙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山峦叠嶂,千百万年来峡谷被流水切割出处处岩壁,之上直下的岩壁高达几十上百米,能够布设溜索的适宜地方并不多,以前想要布设溜索都是在枯水季节,动用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成功,给进山打猎或者是采集各种资源的独龙族同胞提供方便。

    如果溜索没了,就只能绕道好远,沿着河谷两岸到有溜索的地方横渡过奔腾的河面,不仅要防备着野兽的侵袭,而且还得浪费不少的时间。

    而摆在救援指挥部面前的,恰恰是缺少这样的时间!

    既然是紧急救援,自当是能有多快就搞多快的把人救出来,吊桥原址已经被夹杂着大量泥沙的大水冲毁,倾泻而下的泥石流携带的松散的泥土,自然不能被用作新的溜索的基石,溜索得架设在坚硬的岩石上面,这样一来怎么上到几十米高的崖壁上,就成了棘手的问题!

    救援指挥部调集的各救援队里面,不乏攀岩好手,在准备充分带齐各种装备的情况下,把奔腾的河水这个地理因素除开,上到几十米上百米高的崖壁都没有问题,可现实是多次尝试后,冲锋舟都只能进到河面一半就被湍急的河水打了回来,想要靠近崖壁就只有人游泳过去,身上只是拴着一根绳索,以免被湍急的河水冲走,而且身上不能有额外影响行动的装备!

    可以想象带着一身装备泅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低,即使是勉强成功,又有多少剩余的体力,攀上几十米高的垂直崖壁?

    郑海玲已经明了,救援指挥部需要的是民间高手,能借助简单的工具或者是徒手就攀上岩壁的人士,这才是指挥部话征集突击队员的初衷!

    而徒手攀上陡峭岩壁的话题,其实郑海玲和宋小双两人,早在从戎江到丽江的飞机上就已经讨论过了,宋小双小声的在郑海玲耳朵边讲述,他可以这样,当时还引起郑海玲的惊讶,徒手不用工具攀上崖壁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不过宋小双既然都这样说了,想来应该不会是随便忽悠的。

    现在看来他的这种能力用在救援突击队里面,作用可大了!所以郑海玲说话的意味,显得很果敢坚决不容置疑。

    郑海玲所言让众人重新审视她身边的那个男子,既然人家都话都挑明了,说明是有的放肆。现在看来几乎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几位领导相互用眼神交流一下,少校用低沉的语气问:“需要匕还是手抓?其他的看来还是用不上!”

    “这两样都不需要,有这就行了!”宋小双冷峻的道,话音刚落,右手五指已经突入寸多厚的木桌木板,把一张桌子提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