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到达地磁层积累高能粒子,从而防止他们侵入地球,内层带主要有质子组成,而外层带充满了电子。内外层带的形状都像甜甜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范在分析来自卫星“探险者一号”的数据后发现了内层带。因此百慕大三角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这也证明了前苏联物理学家谢尔盖维拉诺夫和亚历山大的研究。科学家表示,正是因为百慕大三角存在一条地磁带才产生了这种罕见的地理情况,他们是通过俄罗斯的三号飞船进行数据采集的。数据显示,当出现长时间的太阳活动时,例如耀斑、太阳黑子,地球有时候会发生变化出现第三个波带。太阳状态稳定的时候,这层波带会自然消失。2012年,美国航天局发射两颗测量卫星。通过他们的测量,得到的数据显示,该地区的粒子可以瞬间从0加速到接近光速,除此之外还发出超低速电磁波。
意大利人用一些无人认领的人造卫星来采集数据,他们发射了名叫BeppoSAX的卫星。该卫星自1996年到2003年工作。当卫星通过百慕大三角上方时,明显感受到辐射增强,飞离百慕大时辐射逐渐消失。
另外也有人在百慕大三角发现海底金字塔,并且后来从事实地考察之后确定了金字塔的存在。
还有根据这一系列的怪异表现,百慕大三角出现了很多学说,比如漩涡说、水桥说、海穴说、次声说、黑洞说、可燃冰说、高压油气说、晴空湍流说、天然激光说、地磁异常说、天外来客说、时空飞越说、异常重力说、超自然力量说、甲烷爆炸说等等。
以上种种说法,每一种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只能解释某种现象,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还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不过根据据报道,来自14个国家的28位海洋学专家于2006年4月份在百慕大三角海域进行了为期20天的考察,将生活在海面到海底4.8公里深处的浮游生物“一网打尽”。
在捕获的数千种生物中,科学家已经对500种进行了分门别类,并对其中220多种的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至少有20种浮游生物是第一次发现。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120余种鱼类,其中有几种也是百慕大的“特产”。
百慕大的神秘面纱正在向世人展开,它让人闻之色变、让人惊恐万分的同时也吸引着很多探险家、寻找新奇刺激的游客前往。
这一次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古弘宇和秦教授他们来到百慕大三角区进行考察,上天还是很给面子,轮船和快艇行驶了大半天,在很多考察队员经不起海浪的颠簸之后,导游终于惊讶着告诉大家百慕大三角已经到了,而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仍旧是没有多大风浪的海面。
“这就到达目的地了,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啊!”和其他考察队员相比冯俊精神还不错,看着一望无尽的海平面,对方还不以为然的说道。
然后当地导游告诉他们:“你们运气太好了,这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现在你们还是赶紧抓紧时间对这里进行考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