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楚张氏手术的事情,楚秀兰名声一下子提高到一种极高的地步。
周围几个村子的人不管大病小病都跑来找楚秀兰,倒是让她连个空闲的时间都没了,没法子,楚秀兰只能开始限制,一天只救治十个病人,这么一来,病人才少了不少,大多都是村子里或者镇上的大夫看不了的病人才会来找楚秀兰。
名声出去了,楚父楚母出门村子里的人都会热情的打招呼,夸奖楚秀兰有能耐又懂事,让楚父楚母脸上都很有光彩。
而汪家在和楚秀兰和离之后,汪墨就带着父母和妹妹去了京城,又经过几次考试提拔,还有方家的上下打点,汪墨进了翰林院,把汪家父母喜的差点都傻了,更是对方家感恩戴德。
之后,汪墨和方秀兰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双方开始商议婚期,商量这婚事该怎么办。
这一商量,就商量出了事。
以汪家的条件,若是娶楚秀兰这样的村姑,他们的家底那是绝对有富余的,可是,换成方家这样的高门大户,那绝对不够。
汪家几辈子都是村人,百年才出了汪墨这么一个读书人,哪里有什么底子,家里每年存的钱大多也供汪墨读书花用了,现在还真没几个钱,根本不足以准备财礼。
在去过方家,看了方家的富贵之后,汪父汪母回家的时候又悄悄打听了京城娶媳妇要准备多少财礼,这一打吓那可吓坏了,实在是支付不起啊,要了亲命了。
回去之后就和汪墨嘀咕这件事情,照汪母的意思就随便给点,反正这婚事也是方家上赶着的,再者说,汪墨可是探花,现又进了翰林,他长的又好为人也好,抢着想嫁他的大姑娘我的是,愿意倒贴的也不是没有,干嘛非得紧巴着方家,既然是方家姑娘看中了他,这婚事就该方家拿大头,他们随便给点财礼,方家要多给陪嫁。
汪墨虽然觉得母亲说的有些太过,话太刻薄了些,可想想自己的家底,再想想这么多年父母供养他也不容易,也就没说啥,反正嘛,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他只要等着当新郎官就是了,其余的不用多管,由着父母折腾去吧。
汪父汪母得了话,直接去了方家,哭了一回子穷,只说拿不出多少财礼来,让亲家见谅啥的,搞的方太太一个头两个大,想着汪家确实没底子也就答应了。
等汪家的人一走,方太太就气恼了。
她气她自己重活了一回也不长心眼,完全被家世女儿的死给吓坏了,啥都不想不顾,就想着给女儿圆了愿望,让她好好嫁给汪墨,只要留住女儿的命,让她高高兴兴的比什么都好。
可却没想想以汪家的条件,又怎么能和自家比,这门亲事门不当户不对的,实在是委屈了女儿。
再想想汪家夫妻俩那个样子,方太太一嘴的苦说不出来啊,方秀兰嫁到这样的人家,谁知道去了会怎么样,那俩老东西会不会欺负她。
想了好多,方太太搞了一肚子的闷气。
正好方秀兰过来见她,看方太太不高兴就问了,方太太把汪家哭诉没财礼的事情讲了出来,方秀兰听了好一会儿方道:“母亲,这门亲事说定之前我们都知道汪家的情况,汪墨现在才做了官,俸禄也没多少,哪里有钱置办多少财礼,没有也就算了,反正我们看中的是他的人,别的就别计较了,等以后他出息了,要多少好东西没有。”
方太太一想也是,想想方墨不是那没出息的东西,前世的时候没人提拔还能身居高位,这一世有方家帮着,怎么着都能位及人臣吧,自家女儿跟了他也不亏。
这么一想也就放开了,不再埋怨自己瞎心瞎眼。
方家和汪家很快把婚事敲定,开始忙碌着准备筹备婚礼。
而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到来给两家带来一些波折。
这日正好方太太派了家里的管事带着几个小厮丫头去汪家丈量新房,准备做家具什么的,这些人正在丈量房子,就听到前院有响动。
管事赶紧让小丫头去打听,过了好长时间,小丫头才匆匆的回来给管事悄悄的回话。
管事听了直接记在心里,让大家该干嘛干嘛,等丈量完房子,回去就跟方太太回报了。
据管事所讲,汪家有亲戚上门,说是亲戚,也不过是同村的远亲,是个做买卖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