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持有两种意见的人争执不下。
没错,就是两种意见,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场众多政府高官中,竟然有为数不少的人支持交通大臣,同意设立集中营,集中管理,杜防更多混乱的发生。
而其中,诺亚计划负责人罗尔夫的观点更是激进:“我们的国家已经到了危亡之际,现在如履薄冰,任何的动乱都可能导致我们国家的灭亡,华夏先民有一句话说的就很好,也很贴切,说壮士断腕,特殊情况下,我们只有采用更强硬的手段,温和的手段已经没有用,只有强硬,才能解决问题。我主张设立集中营,把那些年轻强壮的男人编入军队,清除掉那些年迈浪费粮食的老人,把有生育能力的女人留下来,给我们繁衍后代。”
这种说法把许多人吓了一跳,按照罗尔夫的做法,那接近三千万的比利时人和荷兰人,有作用,值得活下来的人恐怕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那剩下的三分之二怎么办,难道就直接屠杀掉,理由是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价值,活着就是浪费资源。
这种主张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人性,纯粹的生物法则了。
没错,在生物法则中,只有资源和生存两个终极目标,没有价值的就该淘汰,浪费资源是可耻的,危及整个族群的存活的。
这或许是正确的,生物发展史也无限次的证明了这种理论的正确。
可他们是人,活生生的人,人类繁衍发展了几十万年,才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有了人性,难道现在又要倒退历史,把人性抹掉,回过生物本能?
谁也给不出答案,谁也不知道这种论调一旦抛出去,会引发多么大的争论。
空气好似都粘稠了起来,每一个人呼吸愈发的沉重,他们觉得大脑已经失去了思考能力,在人性和本能之间挣扎。
“我……支持罗尔夫教授的做法。”不知道什么时候,麦克伦吞吞吐吐的开了口。
见所有人刷的看向自己,麦克伦羞愧的几乎不敢抬头,连忙辩解道:“国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
众人沉默了,没错,从现在的局面看来,他们能做的选择实在不多,尽快安抚国民,稳定局面,才能让国家从大迁移中喘过气来,走上恢复之路。
“我同意首相的做法。”国防大臣也举起了赞同的手。
一个又一个的官员举起了手,及至最后,环顾全场,竟然没有一个反对的人。
麦克伦松了一口气,说实话,促使他做出这样决定的最大原因就是怕,怕比利时人和荷兰人再崛起,历史上,为了和平,无数人举起了屠刀,屠杀掉一切不安稳的因素,那今天,麦克伦为了英国政府的安稳,也可以举起屠刀,杀掉那些比利时人和荷兰人。
近三千万人,这简直就是三千万枚炸弹,一想到这些,麦克伦就睡不着。
至于国际社会的反应,麦克伦当然考虑过,他怕国际社会指责他们的所作所为,可又存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觉得这些唾沫星子算得了什么,还能淹死我怎的,国家都要没了,管你们这些非言非语。
“好,由国防系统,警察系统,情报系统共同组成特别行动局,拥有先斩后奏权力,可以在不通报上级的情况下,直接清除一切威胁国家安全的人,比利时人和荷兰人。”麦克伦最后加上了一句,英国人中同样没多少好鸟,趁机作乱的恶人不在少数,但这个时候,麦克伦可不敢动国民,那样的话,他会输的更惨。
行走在艾恩德霍芬的这支德国军队就看到了这么一幕,到处都是荒废,或者被炮火轰炸过的建筑,公路上堆放着大批的汽车,偶然还能看见一架飞机残骸,但惟一看不到的就是人。
一片废墟,可以理解,先是英国人打了过来,又是德国人打了过来,两次战争造成了这一切,很正常,可人,一个人都没有,这就匪夷所思了。
这不是什么几乎是一片蛮荒的非洲大陆,南美洲雨林,这是繁华的西欧,欧盟成立之后,国家之间的联系被极大的强化,所有的地方已经被开发,整个西欧已经是现代文明的代名词,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现代化的痕迹,城市化到了极点,密集的人口分布,想在西欧找到这么一块无人区,太过困难了。
可德国军队就看到了这么一块无人区,活着的人,竟然一个都看不到,那该是什么样的一副景象。
德军的指挥官并不知道,这都是英国政府搞出的这个特别行动局的缘故。
英国政府鼓捣的特别行动局,乃至于特别行动局的一切行动,曝光的有限,一来是世界大战开战在即,国家之间警惕还来不及,怎么会再放任一个互通有无的网络存在。
特别是互联网,这个美国一手创建起的超级网络,已经被限制,甚至局部关闭。当然,媒体舆论还存在,但在政府的战时法令控制下,一切的报道都被限制,只能报道有利于国家的消息。
所以在这么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竟然出现了信息封闭,简直是不敢相信的事情。
在这种大环境下,特别行动局的一切行动还处于无人所知的情况下,或者说消息没有第一时间传递出来,就是那些英国人民,也只知道不少比利时人和荷兰人被抓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