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甜甜地喊了一声:“大嫂!我来帮你捞柴禾。”
……
吃晚饭的时候,张义勇慌慌张张地跑去了上房,说赵氏白天帮大嫂捞柴禾的时候,不小心,闪了腰,小产了。
张老爷子一听,险些把肠子给气断了。他把正在灶间忙乎的何氏叫进屋里来,狠狠地骂了一顿。然后呢,又让何氏出钱给赵氏买二百个鸡蛋,五斤红糖、六斤大枣儿,这才罢休。
事实上,说是给赵氏补身子,其实是张老爷子又存了生大孙子的希望在赵氏身上,想她早日恢复身体,他也好早点再抱孙子。不然,他也不想花那个钱。无论这钱出自公中还是何氏的腰包里。
东厢房中,张义光摔门而去。留下满面泪痕的宋氏。
他方才一直在向她抱怨,说张四娘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到底不是亲生的,连发财赚钱的事情都可着大房先来,她这是忘本,忘记她是谁养大的。
宋氏稍稍为四娘辩解几句,就惹得张义光的怒骂。末了,连话也懒得与她说了,拿了酒袋子走了。
宋氏抹了半天的眼泪,朝着上房看了看,幸亏四娘住在那里,否则她这副样子,让孩子看了也会跟着担心。
她将门关好,默默地坐在炕沿上,一动不动。
她哭过之后,心渐渐地平静下来,在这夜凉如水的秋夜,她丝毫也不会感到孤独。最近一段日子,她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张义光在家,往炕上一倒,是事儿不管,她反而感到不自在,心里烦燥。
张义光走了,她的心情舒畅了许多,估计他一走,又会是一晚不归。待到第二天清早,赶在家里人都起身的时候,再偷偷溜进屋子里。
她坐在炕上,时而凝眸望望窗外,时而侧耳倾听。静静地坐着,焦灼的等待,似乎在等待一个很庄严的时刻。直到乡间行走的更夫敲起梆子,“咚咚——咚咚”,已经是二更天(晚上九点)了。
这一刻,她才站起身来轻轻地推开房门,窥视了一下小院儿。小院里没人,都熄了灯,很静,连叫了整整一个夏天的蛐蛐儿也噤若寒蝉了。
她悄悄地返回屋子里,从那个破旧的箱笼翻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一件新缝的短褂衫。
自从上次地娘家的地头上看到顺子偷着帮她家干活,感激与负疚之情同时交织在她的心头,她就想着为他做点什么。
入秋了,天凉了。想来想去,就翻出陪嫁过来的一个尺头。于是,在每个张义光不在家的夜晚,她匆匆赶制,做了出一件褂衫。
现在,她想给他送去。
今天她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顺子,他正好帮着住在东院的邻居王婶子家打炕桌,因用得急就在她家西厢房的空屋里住了下来。与她只有一墙之隔。
宋氏拿了手里的布包,蹑手蹑脚地出了门。来到东墙根儿下,踮起脚,扒着墙头正看到房中亮着灯,间或有锯木的声音。
顺子还没睡。
这时,她的心怦怦地狂跳了起来,想喊他,说什么也喊不出来,托着小布包儿的手心都冒出了汗儿。
虎子噌地站了起来,警惕地看了她一眼,呜咽了一声,又趴在地上打起盹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