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的财产!你和你的哥哥,一定不要忘记这一点。”
萝拉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听进了父亲的教诲,同时,她又暗暗瞟了夏尔一眼。
“那也要过了这几年再说。”夏尔仍旧保持着冷静,“我们得想办法把挡路的人全部都踢开,这样才能独享蛋糕。”
“没错,路易-波拿巴先生必须成为皇帝,这样我们才能借着皇帝的手把一切害虫一扫而空。”男爵同意了他的看法,眼中闪过了一道寒光。“您放心吧,我早已经跟波拿巴先生保证过了,无论是走议会路线还是军事政变,只要能够帮他掌权,我就不会吝啬于赞助。”
他如此热心于帮助路易-波拿巴上台,当然不是因为怀恋帝国,而是**裸的利己主义考量。
即使对路易-波拿巴身怀恶感的人们,也必须承认,第二帝国时代是法国工业发展最快最稳定的时代,路易-波拿巴的政策,至少在经济上是十分成功的。
而工业化的秘诀是什么呢?
是科技的进步,是工人素质的提高,当然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的投入。
路易-波拿巴时代也是法国政府投资和支出急剧上升的时代,将几乎难以计数的金钱,投入到了法国的科技、交通、和工业建设当中,让工业化得以顺利进行。
在如今这个年代,虽然政局颇为动荡,但是法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一年的政府岁入在12亿法郎左右,按当时的汇率,折合成白银的话大概是1.54亿两左右。
而在此时,道光皇帝治下的整个大清国,岁入不过在四千万两白银左右——也就是说,三千万人的法国,其政府收入是四亿人的清国政府的接近四倍,几乎完全无法等量齐观。近代国家和古老的封建王朝,其实力差距不仅仅是在科技和军事上的,在财政上也同样是如此。
近代的税收和金融体系,使得国家政府可以调动的资源远远超过旧时代的想象(在甲午年的时候,四千万人口的日本,财政收入和四亿人的清国同样接近旗鼓相当,都是在八千万两白银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有两个原因。第一,近代体制的政府拥有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可以使得政府能够掌握到国家的最基层、最底部的行政单位,尽最大限度地收到税收;同时,近代科技的蹿升和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也使得商业空前繁荣,从而让政府的收入不断增加,而古老的封建帝国主要依赖农业税收,到达了一定极限之后就再也升不上去了。
然而,即使已经到了如此空前繁荣的地步,法国政府的岁入也无法抵充掉它那庞大的支出,仅仅在1845年,它就支出了14.8亿法郎,赤字超过2亿;而在路易-波拿巴刚刚上台的1849年,法国政府支出了16.5亿法郎,赤字比之1845年整整提高了一倍!
这还不算什么,到了1852年第二帝国重建之后,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的政府,几乎每年的支出都超过了20亿法郎(达到了十年之前的两倍),每年都会给政府再加上几亿赤字。
路易-波拿巴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巨额的投资虽然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赤字,但它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扩大就业,使得政府的收入也同步增加,而这些对政府是极其有利的。
而同样的现象,在西欧每一个国家都几乎同步发生。也只有在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的催生下,工业革命才有可能产生并且持续发展,西欧国家才会在短短时间内出现那么多工厂,那么庞大的铁路网和电报网。
这么庞大的支出和赤字,当然就需要通过政府举债来填补了。在整个第二帝国时代,政府每年都要向金融界举债数以亿计的法郎,这其中蕴含的是无可计数的财富,足以时任何一个人目眩神迷。
德-博旺男爵想要通过帮助路易-波拿巴上台来换取参与到分享如此巨额财富的机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此巨额的财富面前,任何**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伴随着急速的经济成长,第二帝国时代的**丑闻也不计其数。甚至,哪怕帝国还没有重建的今天,这种**就已经开始了,夏尔坐在这间书房中,就是这种**最直观的证明。
“您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真是让人感动。”夏尔微微笑着说了这样一句,说不清是恭维还是讥讽。
“我们,每一个人,”男爵十分严肃地回答。
“都应该热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