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唐人的耻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路,才是正道。"十四郎一脸炙热。

    "这样说来,明天,我必须打败他喽?"

    "必须"

    "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薛绍一脸忐忑,瞧着十四郎一脸认真,怕是大非川一战在唐人的心中早已拧成一个疙瘩,这一仗早晚是要打起来的。也不怪薛紹,毕竟薛紹不知道,大非川之战是唐朝建国以来经历的最大的失败。怎能叫十四郎不揪心。

    公元670年四月(也就是唐咸亨元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都是唐朝的地盘),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jīmí,笼络怀柔的意思。)州,又合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唐朝被迫罢安西四镇。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非出兵不可了。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牛逼人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也有叫薛三炮的)受诏为拉萨(那时候叫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五万人马(也有说十万,毕竟那时候打仗哪有让人家知道底细的,百十个人都可以不要脸诈称百万大军的。唐朝翻个倍数,已经算很厚道了。)讨伐吐蕃,以夺回安西四镇,届时一旦讨伐成功,便送吐谷浑逃亡可汗诺曷钵还故地。

    薛仁贵受封之官诏就已经明白--逻娑(即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吐蕃之都城逻娑!之前已经说了,吐蕃大举入侵西域,国内必然空虚。西域关键地理位置在吐谷浑,薛仁贵只要拿下吐谷浑,就能切断吐蕃与西域四镇的联系,进可直捣逻娑,退可与镇守安西的唐将会合夺回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啊,这些词好难打啊,怪不得唐军也打不下来,光这名字就不好打)。唐朝先派大将阿史那忠在西域领玉河军,救于阗(还有说龟兹的)。在薛仁贵出兵的同时,唐以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牵制吐蕃在西域的兵力。大唐为此战下了一番功夫,薛仁贵用“围魏救赵”之法,战略部署也可谓高明。

    首战,唐军与一万多吐蕃军于河口遭遇。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惨重,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但郭待封那厮并没有遵守薛仁贵的命令:在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而是擅自率后队进攻,又未能及时到达乌海城与薛仁贵会合。郭待封走到半路的时候,吐蕃二十万大军从天而降,居然一个都没摔死,爬起来就和唐军对干。郭待封心想干不过老子还是跑吧,老薛你自己保重吧。唐军的辎重、粮草损失殆尽。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八月,吐蕃军在论钦陵(吐蕃史上最牛逼的军事家之一)指挥下,在大非川以四十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更无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后来和钦陵和谈,大唐残兵才得以回到家,吐谷浑被吐蕃吞并,逃亡可汗诺曷钵回到故地的愿望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PS:很遗憾事实就是这样,唐朝并非所向无敌,老薛也吃过败仗。要不然男猪脚来这干嘛?浪一波回去吗?

    这也难怪十四郎一直对大非川念念不忘,唐人那个时候是世界的中心,唐人的骨子里都透出着骄傲,小小吐蕃如何能忍?雪耻这事情怕是要落在猪脚薛紹这辈人的身上了,十四郎每每思及倍感心塞,薛紹这厮满脑子都是赚钱、练武、然后出去浪。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唐人,怕是从别的地方飞过来的吧?"

    就算我不是,吐蕃老子也要灭他丫的,薛紹若是听到大概会这么回答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