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没压岁钱怎么能叫过年(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讲讲我们怎么过年的吧”

    “好啊。”

    ————————分————————割————————线————————

    唐朝人春节放假是从腊月二十七开始的,天数少的话依次往前顺推。元月初四假期结束,讲起来和后世的大年放假七天相仿,不过国家公务人员只休息三到四天,大年初一还要给皇帝陛下拜年(够资格的才会去给皇帝拜年,级别不够的在家喝中药。)。

    放假的这几天是留给路途远的人赶回家团圆的,更远一点的官员大概就需要请假回家了(其他职业时间一般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除夕晚上,全家老少要聚在一起吃喝玩乐不睡觉,这就是一直流传至今的“守岁”风俗。唐朝人喜欢大家族聚居,如果有辈分高的老人在,那么不但老人的直系儿孙,可能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聚在一起团圆守岁。自从城阳公主常住洛阳之后,过年都是在皇宫里头过得。

    子时一到,辞旧迎新。“守岁”人们纷纷起身,晚辈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大家要说拜年吉祥话。大致是“福延新日,庆寿无疆”、“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一类。后来薛紹带了几波节奏,恭喜发财、年年有余也都蹦了出来。

    唐朝男性以双膝跪倒叩头为主,叩头时间、次数、身体姿态取决于行礼双方的身份地位。女性正式礼节叫“肃拜”,初唐时“肃拜”是先双膝跪地,然后在胸前抱拳拱手或者合什,身体和头部也跟着微向前低伏一下,动作幅度不大。武周后,唐妇女“肃拜”礼比以前更简便,不用跪地,站着往前弯腰一拱手就行。有时候磕头磕累了,薛紹真巴不得武后立马篡位,将这磕来磕去破规矩废掉。

    大年初一早晨,唐朝人喜欢在院里竖起一根很长很长的竹木竿,底部埋扎在土里,竿顶飘悬着纸或者布做的长条型旗子,在寒风中抖动,这叫幡子”。后来这种风俗传到日本,演变成了“鲤鱼飘”。

    初一这一天叫元日,元日要喝过年专用饮品(脑白金):一种叫“屠苏酒”,另一种叫“椒柏酒”。“屠苏”是一种中药剂,由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辛、乌头、菝葜等七种药材混合制成。据说这两种酒喝了都能驱邪解毒延年益寿。唐朝人喝这两种酒,有一种十分有趣的习惯,就是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原因据说是“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上头说的有资格过年去给皇帝拜年,没资格的留在家里喝中药。

    至于味道怎么样,那还用问,中药什么味道,这就是什么味道,喝的时候不仅要面带微笑并且还要表示意犹未尽再来一碗。不然的话,台上的长辈会再给你盛上三大碗。

    喝酒时席上端一个“五辛盘”:盘子里一片青青绿绿的生辣气冲天,分别放着五种蔬菜,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吃“五辛盘”是为了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闹病。相对于早上喝的中药,五辛盘什么的都是浮云。

    饺子在唐朝也已出现。用面皮捏成半月形裹着各种馅,大锅里水煮熟了捞出来,食用时佐以醋和蒜;于现在不同的是唐朝的饺子不叫“饺子”,而叫做“汤中牢丸”牢丸”,吃的时候带汤,汤中会撒芫荽等。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孩没有压岁钱,牢丸里头也不包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