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6章 庄子的道德与人德(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是由道变化而来的。”

    历代学者一般都是单单从字面意思直译的,所以!无法解读清楚。再则!大多数学者本身就没有解读清楚道家的“生死观”,也根本无法解读清楚这一段话。

    解读这一段话是需要有基础的,没有一定地老庄哲学基础,是读不懂的。

    在这段话中,表达出了王骀的一种境界,从道的高度看待人生的境界。认为人死了但还会变化成另外一个物种、一个东东。作为人是死了,但换了另外一种形式存在。而且!永远在变换中,此物死彼物生,生生不息。

    这是一种如何高的境界?

    如果我们站在现实社会学人的范畴上看待人生,是永远也达不到这个境界的。

    如果我们有这样地人生境界,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将是多么地豁达?我们还会与人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还会追逐名利吗?还会追逐身外之物吗?

    在第一个故事里,也就是接下来,孔子说了一句相当重要地话。如果我们懂了这句话,我们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请看原文:

    常季曰:“何谓也?”

    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追问,孔子就作出回答。然后!常季再问,孔子再作出延伸解读,然后第一个故事结束。

    在上面的摘录中,这句话至关重要: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认为自己就是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样的人,他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就不同。因此!即使肝与胆是人体内相邻的两个器官,他们认为:肝就是肝,胆就是胆。明明是两个相邻的器官,结果就变得好像楚国与越国那样遥远了。

    认为自己不仅仅是自己,还是某个整体中的一分子的人,他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就不同。在他们看来,人与万物一样,都只是天地间的一分子。人和万物就跟肝和胆一样,肝和胆都只是人体内的一分子。而人和万物,都只是天地间的一分子。

    如果我们再引申到现实中来解读,可以这样来理解:我们要是站在社会学、站在人与现实社会关系的角度上看待人生,我们的人生境界就小,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目光短浅。

    如果我们把自己、人类放到人、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认清人的本质,认清人的来源,知道人最终为什么而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那么!我们的目光是不是远一些呢?境界高一些呢?

    这大概就是庄子要说的“道”德与“人”德吧?

    这大概就是庄子写《德充符》的用意。

    或者!说是后世大能把庄子的文章聚合到《德充符》这篇文章中的用意。

    我们要用什么德来处世?

    文章告诉我们:要用道德来处世,不能用人德来处世而排斥道德!用人德处世,我们的境界就小了,道德与人德的差距差到海里去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