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七杂八算起来,包括刘体纯的两万多人,忠贞营转为地方部队的一共有五六万人。和遣散不同,他们仍然是大明官军,只是不在楚军编制之内,隆武朝廷更不会管,粮饷都要自筹。
这在明朝末年是很常见的事情,无论满清还是大明,都养不起数量庞大的军队,除了最重要的精锐外,其他的军队都要自筹粮饷。
满清入关之前,八旗兵出则为兵,入则为农,就是一群兼职强盗,抢来的东西大家分一分,然后接着回去种地,基本没有粮饷这一说。入关之后,八旗兵改为职业军人,又招降了几十万绿营兵,满清的财政压力急剧增加,只好对地方军阀不断放权,让他们自己解决粮饷和军费,吴三桂等实力较强的军阀因此割据一方,形成国中之国,为以后的三藩之乱埋下了伏笔。
大明的情况更极端,军队里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军饷肯定都是长年拖欠,哪天突然军饷了,就意味着马上要打仗,要让士兵们卖命。像楚军这样几乎从不欠饷的军队,非常非常少见。
忠贞营加入楚军的时候,只有三万多人被改编成闯营。剩下的十几万人里,一部分老弱病残和妇孺家属开荒屯田,或者领到荣军田,逐步向平民转变,一部分不愿接受改编的离开湖广,去四川和汉中陕西自谋生路,还有五六万人被编成地方部队,仍然保持着军队的建制。
这五六万地方部队里,除了刘体纯自成一营外,其他的三万多兵马大都划有自己的驻防汛地,但他们和闯营之间一直没有断了联系。李过的兵还认李过为主将,袁宗第的兵还认袁宗第,李过等闯营众将也尽量接济自己的老部下,每次了粮饷补给,都会分出一部分给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还是一家人。
汪克凡早就知道这件事,却一直是默许的态度,并没有干涉。和楚军比起来,这三万多人算不得精兵,不可能按照楚军的标准养着他们,但是忠贞营的战斗力其实还不错,这三万多人大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虽然被楚军淘汰下来了,闯营众将愿意自己养着他们,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和募兵制的楚军不同,忠贞营出身于大顺农民起义军,大多数士兵只要能吃饱肚子,对军饷的要求并不高。汪克凡按闯营三万多人的编制放军饷补给,六七万人一起分,大家难免都吃不饱,但都是多年共甘共苦的老兄弟,部队里暂时还没有太多的抱怨之声。
这半年多来,闯营和堵胤锡、曹志建等人的兵马配合,再加上一些原属忠贞营的地方部队,对湖北积极起反攻,占领了湖北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粮饷补给的缺口稍有缓解,但是几路明军十多万人马挤在湖北西部,明显的僧多粥少,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刘体纯既然提出去江西,又腾出了一块地盘,李过和高一功当然不会表示反对,其实那些地方部队里,也有很多人对富庶的江南充满了向往,想去参加东征。
但也只是说说罢了。
刘体纯参加东征还有可能,那些编外的地方部队战斗力较差,汪克凡肯定看不上,不会千里迢迢把他们调去。
“葵宇(马进忠字)也打算请战东征么?”李过转过身,对马进忠问道。
“江南花花世界,谁不想去转一圈?”马进忠大咧咧地说道:“可惜啦,堵军门不会放我去的,我也就不想了。”
马进忠现在受堵胤锡节制,和君子营一起算是堵胤锡手下的两大主力,现在都在湖北。
“那就好,孔有德还有十多万人马,只凭我们几个可看不住他。”李过点点头,这件事是明摆着的,孔有德的威胁还很大,闯营和马进忠的部队都要留在武昌附近,肯定不能参加东征。他又问道:“既然如此,葵宇找我有别的事么?“
“和你说了多少次,叫我老马吧,葵宇葵宇的太外气!”马进忠拉着李过和高一功,来到地图前面:“我是癞蛤蟆进门,无事不登三宝殿,想找你们一起做笔买卖,本小利大,就是有些风险,看你们敢不敢?”
李过和高一功还没说话,跟过来的刘体纯先说道:“我和老马刚才正说这个事呢,要是你们愿意干,我也参一股。”
“什么乱七八糟的,正打仗呢,做什么买卖?”高一功皱起眉头。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