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会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环顾四周,个个都丑陋的很,只有他一人风度翩翩,英俊潇洒。

    原来如此。

    杜越泽醒悟了。

    这是主考官妒忌他的姿色,故意把他淘汰了。

    杜越泽看看那些老丑的上榜者,越想越对,就这个年纪的读书人,真不知道到底懂不懂什么是物理,什么是化学。

    嘿嘿,果然有黑幕。

    敢断了我直上青云的阶梯,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姐姐,我来殿试好不好?”胡灵嘉抱着胡灵珊的胳膊摇晃。

    “灵嘉你别闹。”胡博明反对。

    华国第一次殿试,政治意义巨大,怎么都要皇帝亲自主持。

    “我倒是无所谓。”胡灵珊道。

    状元很威风?又不是戏文。

    即使在唐宋元明清,每四年就出一个状元,难道都像戏里演的,立刻就八府巡抚?

    做梦。

    状元不过是被安排到了翰林院,清水衙门,混资历,要是攀上一个大靠山,混得比较出名,说不定50岁以后,可能会遇到那么一次内阁学士换人的机会。

    可惜,绝大多数进入翰林院的状元,都走上了词臣的道路。靠写诗写文章进入体制的人,这才是最通常甚至最合适的归宿。

    极个别有背景的状元,破例外放当了县丞什么的,千百年也就那么几个。

    科举只是给普通人留下的一条踏入顶层的细细的缝隙。

    “朕不需要这些人管理国家,朕只需要这些人充实基层,灵嘉主持殿试,正好可以让天下知道,朕要打破科举出人头地的梦幻,朕要给天下人更大的出路。”胡灵珊道。

    尽管很早之前,杭州以及华国就开始废弃了四书五经八股文的科举,采用了数理化的考试内容,但是,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

    考进大学,并能够顺利毕业的,要么都成了实验室狂人,要么就早早的被盯得紧紧的缺人缺到眼睛发绿的华国各个部门大佬提前抢走。

    真正需要走科举道路进入华国体制内的,只有那些高中毕业后没有选择大学的人,科举的题目,因此被限定在了高考水平。

    这样科举出来的人才,胡灵珊根本没有大用。

    胡灵珊叹气,还是教育资源不够充分,这个问题在缺乏师资力量的现在,基本无解,只有等十年,甚至十几年后,华国出了自己的学术大能,有资格有能力办更多的大学,招收更多的学生,才能让更多人的站在同一个(起)点。

    杭州的热闹街头,忽然多了很多大字张贴,指责会试舞弊,贤才被黜落,老朽庸才得到重用。

    杭州街头的风声立刻紧了。

    就算是不识字的老太婆,都从戏文里听说过,这种科举丑闻,是要掉一大批人头的。

    “唉,看来要死人了。”某个老人在茶楼叹息。

    “那是自然,华国第一次会试,竟然敢有人舞弊,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其余人也道。

    “唉,唐伯虎都被牵连进科举舞弊案,被贬黜成了小吏,这会元公看来要去守水塘了。”有人叹息。

    杜越泽认真的听着,嘴角露出笑意。

    他有八成的把握,这次会试舞弊了,那些老东西懂什么数理化。但是,要是真的没有舞弊,又会怎么样呢?

    他检举揭发科举舞弊大案,就是检举揭发错了,也是一颗拳拳之心,华国又不应言获罪,骂皇帝都没事,他多半是不会有事的。

    顶多就是他当众狠狠的打自己几个耳光,给会试的主考官磕头认错,难道那个官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能发飙不成,只能是咬着牙,笑眯眯的道,不知者不罪,下次休要鲁莽了。

    但他就因此会有机会见到各个朝廷大佬,有机会见到女帝,有机会表现他的才华,他的风度气质,自然就会被破例提拔。

    杜越泽笑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进可攻,退可守。

    他开始酝酿见到皇帝,该用什么表情。

    几个衙役上了茶楼,四处张望。

    杜越泽笑,终于来了,慢慢的挺直了身体,开始默默背诵准备好的台词,等会衙役一到,抓他去审讯的路上,他就要靠这些台词煽动民心,刷声望了。

    果然,几个衙役张望一会,很快就走到了杜越泽的面前。

    “你就是杜越泽?是你贴了科举舞弊的张贴?”衙役问道。

    “正是鄙人。”杜越泽端坐不动,缓缓的道,脸上泛起一股英气。

    “拿下了。”衙役道。

    杜越泽微笑,吸气,准备大声的背诵准备好的台词。

    忽然,一只黑袋子从头上套下,把他整个脸罩住。

    “干什么?”杜越泽惊慌的叫。

    “这是华国的人道主义,嫌疑犯在过堂之前,用不着丢人现眼。”衙役安慰道。

    忒么的p个人道主义,戴了这头套,再喊些口号,念几首绝命诗,像个小丑好不好。

    衙门门口的告示牌上,贴出了三张试卷。会元的,杜越泽的,还有标准答卷。

    到底有没有舞弊,在数理化试卷上一目了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该几分就是几分。

    “把那个谁谁谁的功名夺了,一辈子不准进入仕途。”胡灵珊随意的道。

    “不杀了?”严复微笑,懂得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用杀解决的,不容易啊。

    “杀?朕是天子,犯得着理会这种小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胡灵珊奇道。

    在胡灵珊的眼中,这个胡说八道的家伙,连记住姓名的资格都没有。

    严复点头,杜越泽这个蠢货,言不获罪,不代表可以诬告,胡说八道的代价,是极其重大的。

    被夺去功名,只是朝廷的正式责罚,还有更大的惩罚等着杜越泽。

    不知道有多少会试官员和会试的举人,因为无辜的舞弊案件,认为受到了羞辱,觉得是奇耻大辱,怎么可能放过杜越泽,用不了多久,杜越泽就会生不如死。

    ……

    华国科举舞弊案,被传的华夏人尽皆知,倒不是因为这是丑闻,而是因为被张贴出来的考卷,被记者完整的拍照,刊登。

    华夏其余地区的学子,忽然就熄灭了去华国考科举的心思。

    数理化,谁忒么的懂啊。

    从小学儒学的学子们愤怒了,这根本是西洋妖术。

    湖广地区忽然宣布,湖广也开科举,今年就开放所有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依然是四书五经和八股,并承认满清已经得到的功名,不用像华国一样,竟然要举人重头考童生。

    一时全华夏文人纷纷向湖广地区涌去。

    “嘿嘿,胡灵珊果然不懂。”张之洞放下手里的报告,笑道。

    关卡处报告,一直不间断的人才外流,不但终止了,还有华国的学子进入湖广的迹象。

    “人才难得,半部论语治天下,胡灵珊采用莫名其妙的数理化,又怎么管理天下,又怎么让人才心服?”

    辜鸿铭微笑着点头。

    这是胡灵珊的一个大破绽。

    延绵千年的儒家思想,有根深蒂固的传统。为了当官,会有很多人去华夏唯一继续进行科举的华国,咬牙重新学习数理化,但是,当发现数理化的世界是如此的艰难,而偏偏湖广又同样有科举,同样能出人头地后,儒家弟子的选择,已经异常的简单明了。

    谁愿意去学数学啊,爱谁谁去!

    但偏偏有钱读书的,有钱念四书五经的,要么是家族巨大,要么家产不薄,一旦这些人认为在四书五经上的通过几率比该死的数理化更高,那么,整个家族以及产业,就会疯狂的流出华国,进入湖广。

    “胡灵珊不肯给高官厚禄,我肯。”张之洞决定按照标准的科举制度进行,状元该进翰林就进翰林,举人该当县丞就当县丞,绝对不会像胡灵珊一样,不把举人当官老爷。

    天下想要出人头地的人,不管是文人,还是不识字,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农民,都会迁移到前途更广阔的湖广。

    至于湖广的前途真的比华国巨大吗?

    当然不是。

    华国在印度极度缺乏官员,随便就能安排出几千个官老爷的位置。

    可惜,大多数p民不知道。

    张之洞冷笑,只要如此几年,华国的人口只有外流,没有进入后,华国就会爆发另一个破绽。

    民族问题。

    华国的汉人,实在太少了。

    当华国的印度人,德国人,日本人的数量,远远的超过了汉人,走在街上全是印度语德语日语,随便说句话,随便做件事,就有可能违反了印度人德国人日本人的风俗,必须三思而后行的时候,华国的汉人就会加速的离去。

    印度人德国人日本人成为主流后,又怎么可能不进入朝廷体制,时间越久,这些异族的力量就越大,作为少数民族的胡灵珊的统治,就会彻底崩溃。

    张之洞不费一枪一弹,完胜胡灵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