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鲜血才是崛起的唯一道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了这几千万灾民,华国花的银子,真是海量了去了,有时候真是奇怪,以往灾年究竟是怎么过的,怎么就不见满清朝廷花钱买粮食呢。

    这个官员级别太低,不知道胡灵珊的桌头,早已有了一份以往华夏应对灾荒的详细调查报告。

    放开报告,比1910年的灾荒严重的,数不胜数,最后安稳的度过灾荒,办法无非是一种。

    任其自然。

    饿死一批没钱买粮食的穷人,杀死一批敢抢粮食的暴徒,易子而食一批有个禽兽爹娘的苦命孩子……

    等到天气转好了,或者来年粮食收上来了,侥幸活下来的人,就终于有口饱饭吃,可以高呼皇上万岁了。

    “要是你们以为留在这里,朝廷也会管你们白吃白喝,或者,以为自己人多,力气大,打着抢了朝廷的粮食,好吃好喝的主意的,”官员瞅瞅四周的灾民,有几张神色诡异的脸,冷冷的警告道,“那就站出来试试,本官不怕杀人,朝廷不怕杀人,华国杀得人,比你一辈子见过的都多,区区几百人,杀了还省粮食。”

    几百个灾民默然。

    官员继续冷笑,伸手指着几个人。

    “你们几个出来。”

    几个人有点惊慌。

    “你们几个刚才打着鬼主意,以为本官看不出来?”官员冷笑着。

    “大人,冤枉啊,我们……”几人叫屈。

    “砰砰砰!”

    几人不敢置信的倒在了血泊中。

    官员冷冷的看着骚动不安,大声哭叫的灾民,等他们终于安静了,这才道:“敢违抗朝廷命令,敢打朝廷主意的,这就是榜样!”

    华国的官员从来不怕杀人。

    ……

    河南。

    “真的不考四书五经了?”有学子惊讶的问。

    “不考了。”老秀才无奈的摇头。

    河南的官员现在全部换成了江南派来的官,毫不犹豫的就否决了千年的传统。

    “太好了!”一些年幼的学子大声的欢呼,早就被四书五经折磨的要疯掉了,一本书,一段话,竟然要琢磨出无比深刻的道理,那些历经人生坎坷的,或许能从短短的几个字中,读出微言大义,读出人生至理,读出圣人真意,他们这些小孩子懂个p,还不是愁眉苦脸的背书,愁眉苦脸的被先生打掌心,愁眉苦脸的硬生生的背先生解释的人生至理微言大义,每天背诵“中心思想”“代表了”“歌颂了”

    “赞扬了”,真是烦透了。

    “真是有辱圣人。”几个年长的人,却愤愤不平,华国的官员都是些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懂什么儒家道理。

    “唉,人心不古啊。”有人长叹。

    “听说了吗,华国要派人来建铁路,说是通了火车后,一日一夜之间,可以来回千里。”有人消息很灵通。

    5000w流民北上,等走到,估计已经饿死一半人了,胡灵珊决定提前修建河南到东北的铁路。

    “听说了,这洋人的东西,都是要坏风水的啊。”有人无奈的道。

    “我们去抗议吧。”有学子建议道,这个词语是个文雅的词语,或者说,是西式词语,在他们看来,抗议不是指挥挥标语,喊喊口号,而是打死敢破坏他们风水的铁路工人,扒了震动土地公公的铁路。

    “好,我家里有宝剑。”有学子兴奋的道。

    “少年强则国强,我辈不崛起,华夏道统何在?”有学子慨慷激昂。【注1】

    “对,为了华夏的崛起,我们一起去。”学堂内的学子们立刻兴奋了。

    老秀才嘴唇微动,很是感动,圣人之学,果然是对的。

    郊外。

    至少有几千人围着,挥舞着手上的棍棒刀枪。

    “滚出去,不准破坏这里的风水!”有人大声的叫着。

    “江南到处都是铁路,通铁路的地方,家家户户都发了财,铁路是财神爷!”有铁路工程师认真的劝解。

    “胡说八道,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就是老佛爷,也没让铁路进北京。”有人大声的道。

    “大清就是被这些洋人的鬼东西,坏了风水,大清才亡的!”有人很快找出了证据。

    铁路工程师继续道:“皇上修建铁路,是为了帮助我们河南的几千万灾民,尽快的去东北找口饭吃,是为了我们河南百姓好。”

    “少来这一套,谁管那些灾民去死!坏了我们的风水,是想要我们也遭灾,我们也饿死吗?”有人大声的道。

    铁路工程师瞠目结舌。

    却有很多人附和着点头。

    河南这么多地方都遭了灾,自己村就是因为风水好,才有口饭吃,要是坏了风水,哪里还有自己的活路?

    给那些路过的逃难的灾民一个馒头,自然是毫无问题,谁都有怜悯之心,但是,要为了外人,搞坏自己村的风水,把自己也拖进灾害之中,简直是没有天理。

    “小伙子,告诉你,老夫一把年纪,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听老夫的,这东西害人,万万修不得。”有老头倚老卖老,捋着胡须道。

    铁路工程师苦笑,这种以讹传讹的话,根本纠缠不清。

    一队士兵赶到,领头的推开铁路工程师,道:“这种事情,我们有经验。”

    工程师退开。

    领头的军官大声的道:“这是皇上的旨意,你们想违抗圣旨吗?那是要掉脑袋的。”

    人群安静了几秒,有人就大声的道:“我们这么多人,怕他们个毛啊!”

    众人立刻醒悟了,自古人多就是力量,人多就是道理,法不责众。

    “砰砰砰!”

    几十人倒地,人群爆发出巨大的叫声。

    “砰砰砰!”

    枪声继续,一片片的人倒下。

    “你疯了!这还是个孩子!”铁路工程师眼睛都红了,奋力的揪住军官的衣领,远处,一个才十几岁的男孩,倒在血泊里,手里还捏着一把火铳。

    “那个孩子,会一枪打破你的脑袋,流出白色的脑浆!”军官冷冷的推开工程师,淡定的看着士兵们屠杀百姓。

    “我回国建造铁路,是为了让华夏崛起,带给华夏文明,不是杀人!”工程师大声的道。

    “你太少见多怪了,文明和崛起,从来都是伴随着屠杀的,你不看英国和美国的历史吗?”军官冷笑。

    “明明可以用更温和的办法解决的!”铁路工程师在满清就参与过很多铁路的建设,知道铁路修建的困难。

    有人在晚上偷偷的往铁路上洒狗血,有人偷偷的扒铁路,有人全家坐在铁路上不允许火车通过,有人在火车经过的时候,向火车扔石头,射箭,甚至开枪……

    但是,只要花钱,只要说理,只要抓几个为首的人进监狱,铁路就会畅通无阻,为什么一定要用屠杀来解决。

    “因为我们没有时间,灾民没有时间,华国没有时间。”军官极其严肃的道。

    为了铁路,死了上百人,河南百姓自然愤怒之极,但是,还没等这股怒火发泄出来,华国又采取了行动。

    大批的士兵进入了这个城市,把参与阻拦铁路的人,一一的找出来,当众枪毙。

    杀戮之广,有村子为此灭绝。

    “违抗圣旨的,杀无赦。”

    华国派来的新地方官召集铁路沿线各村的村长,冷冷的道:“敢破坏铁路,就是违抗圣旨!本官现在把每一段铁路的责任,分摊到你们每个村,哪个村负责的铁路被破坏了,本官不管谁干的,立刻杀了村长,再十抽一,全部杀了。皇上的圣旨都敢抗命,本官倒要瞧瞧,是朝廷的刀硬,还是你们的脖子硬。”

    河南到东北的铁路,再也没有任何阻碍。

    河南,山东,河北,东北等铁路路过的城市的百姓,飞快的醒悟了一个道理。

    在朝廷面前,别以为自己人多,在朝廷面前,不过是一小撮人,杀了也就杀了。

    各地对铁路,乃至西学的看法,风向陡然又是一变。

    “铁路是个好东西啊,以往马车要走一个月的时间,火车一天就到了。”有人啧啧称奇。

    “是啊,皇上靠西学发家致富,靠西学坐了天下,西学怎么会是错的呢,当然是好东西啊,只不过我们凡夫俗子,没有皇上的慧眼,看不透西学的好处,跟着皇上学,一定不会错。”有人大声的道。

    胡灵珊对此只是冷笑,人永远是最容易为自己的选择找到伟大的借口的。

    不选铁路就是死,不选西学就是死,如此残酷的没有选择的前提下,太多的人会得出西学有用的结论,欺骗别人欺骗自己。

    但是,这样的假象,真的有用吗?

    用鲜血强行灌输的东西,真的能深入人心?

    “朕不管这些人到底为了什么学西学,朕只要结果。”胡灵珊平静的道。

    鲜血灌输的东西,当然不能深入人心,只要一有机会,就会遭到巨大的反噬。

    但是,西学的大门一旦打开,民智还关得住吗?

    先进的科技带来的巨大利益,将轻易的瓦解人心对鲜血的记忆,转而争相学习西学,推广西学。

    先进文明永远伴随着鲜血的开头,但是,正是鲜血,才会带来崛起。

    胡灵珊看看华国,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但是,数数日子,过不了多久,英德联军就到了。

    ……

    英国。

    “首相阁下,我们真的要对华国开战?”有内阁大臣问,跑到遥远的东方去打国战,怎么看都不是好主意,尤其是华国已经是有了简单的工业基础的国家,不再是手拿长矛弓箭的野蛮人了。

    “大英帝国只要拿回印度。”英国首相微笑,没有印度,英国人绝对无法接受,因为那将让他们失去大米香料宝石,生活水准立刻下降一个层次。

    内阁大臣笑了,首相没有被黄祸迷住了眼睛,那就放心了。

    首相鄙视,怎么可能被迷住眼,除了中二为威廉二世,谁会理会黄祸论。

    “大英帝国已经被德国打残了陆军,”首相无视脸色惨白的陆军大臣,“必须借助德国人的力量,夺回女王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让威廉二世为了大英帝国,流干最后一滴日耳曼人的鲜血,真是太美妙了。

    “我们的舰队已经到了亚洲吗?”首相问海军大臣。

    海军大臣微笑,海上的航速不太保证,但是,应该快了。

    “等德国人的陆军到了再动手,不要急,我们有的是时间。”首相微笑着提醒。

    ……

    德国。

    一艘客轮慢慢的进入德国领海。

    远处,一艘德国(军)舰缓缓靠近。

    船上的乘客们用力的向军舰挥舞着帽子,大声的叫:“德意志,我们回来了!”

    他们正是从华国远道回德国的移民。

    “警告,立刻离开港口,不许靠岸!”德国(军)舰上的水手拼命的打着旗语,更有水手拿着大喇叭死命的喊。

    “为什么不准我们靠岸,我们是德国人!”客轮上的人惊讶极了。

    军舰上放下一艘小艇,靠近客轮。

    “你们可能感染了‘美国流感’,为了德意志,不可能让你们进入德国。”小艇上的军官厉声道。

    作为深入华国核心的德国国防部,怎么会不知道华国利用美国战俘,搞垮美国的手段。

    “该死的,我向上帝保证,我们当中没有人感染流感,我们都是健康的。”船长大声的道。

    “德意志不能承担任何风险。”小艇上的军官冷冷的道。

    客轮上的德国人很快沉默了,刻板的德意志思维,让他们立刻明白了一切。

    “为了德意志,我们不能在这里靠岸。”船长叹息。

    “那么,我们在哪里靠岸呢?”有乘客喃喃的道。

    “英国?”有人咬着牙道,即使有流感病毒,就让该死的英国佬去亡国灭种。

    “英国人绝对会击沉我们。”有人想起了美国船只的遭遇,从这点上看,德国人对同胞,还是很讲血脉之情的。

    “我不担心我们在哪里靠岸,我担心的是,我们当中,已经有人下了船。”有人面色惨白。

    全船的人沉默。

    几天前,有乘客在葡萄牙里斯本下了船。

    “亲爱的,你为什么不回国?”当时有人问下船的乘客。

    “我有一个姑妈在里斯本,我正好先去看看她。”下船的乘客微笑着道。

    现在回想起来,不寒而栗。

    “不可能,爱玛是德国人!”有乘客反对,德国人怎么会干掉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你们有谁知道,爱玛的家人在哪里吗?”有人忽然问。

    一直只听说爱玛有个爱她的丈夫,却从来没人知道她的丈夫在哪里。

    “我知道爱玛以前在英国待过。”有人道。

    “爱玛的丈夫,不会死在英国了吧?”有人颤抖的道。

    船上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上帝保佑爱玛。”有人低声的道。

    “上帝保佑爱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