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还需要先留着这张梯子,等到琼镇那伙人被收服了,哼哼……老虎都入了笼子,剩下狐狸就等着被剥皮吧!
心中暗暗暗算着,周延儒带着满面不屑之色,跨入了自家大门。
而就在当天晚上,钱府之中。
“姐夫,你不该跟那周某人说这许多琼镇内情的。他分明是想要取而代之啊!”
——周延儒的想法其实并不难猜,钱谦益回家跟他几个信得过的亲近人一说今日之事,他的妻弟兼幕僚陈在竹就立即发出了警告。
对此钱谦益却是胸有成竹的哈哈一笑:
“我当然知道,小弟,六年前致我回乡的那场攻讦,我可没忘记谁才是获益最大之人!”
“既然如此……”
“周玉绳就是因为抱了这么个期望,当前才会在很多事情上站在我们这一边。如果我不露点破绽给他,他多半就会去到处宣扬我要做张太岳第二,这我可受不了啊。”
“可那周某毕竟是大明首辅,为人处事也颇有手腕,万一当真哄得琼镇方面想要在我们之间做出个取舍的话……”
看到陈在竹满面担忧之色,钱谦益却是颇为自信的呵呵一笑:
“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最不担心——小弟,这一次我告诉周玉绳的确实都是实话:琼海军诸人,有一小半瞧我不起,但是更多人还是对我友善,所以他们总体上还是支持我的。”
见陈在竹颇有不解之色,钱谦益脸上忽然现出几分俏皮之色:
“可还有另外一些‘实话’,我没告诉他……周玉绳大约以为凭着自己的长袖善舞,可以将那些短毛笼络住。至少能干得比我好,然后就可以一脚把我踢开了……可他却并不知道,人家对他其实早有定见。”
“定见?”
“不错,或者说是成见也可——小弟,你别看琼镇诸人来自海外,之前似乎从未到过中原,可他们对我大明江山的熟悉程度却是无人可及,而他们品评我大明人物也是精准无比,至少在这数年之间看来,几乎从无谬误。”
“是吗,那他们怎么评价小弟的?”
陈在竹不禁笑道,钱谦益则微笑着摇摇头:
“那倒没有,他们在意的好象都是些大人物……唔,也不完全是,但终归似乎是要有些事迹,可供史家立传的那种……你姐夫我有幸算是其中之一,而那周延儒,却也是其中一个。”
见陈在竹面露紧张之色,钱谦益却不慌不忙,举起茶杯轻啜一口:
“可惜却不是什么好话——当初在和谈完成,即将返回京师的前一天,那位老李先生专门和我谈起过京师动向。其中就特别提到过周延儒,温体仁二人。”
“那是……崇祯四年吧?此二人当时可算如日中天啊。”
陈在竹掐指算道,钱谦益呵呵一笑:
“是啊,当时那两人可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联手压得满朝文武服服帖帖,可李老先生却只用一句话便提醒于我:他们之间其实大有空隙可趁。后来果然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非但完成了招安大事,我自己也重回朝中,回到了礼部侍郎位置上……而琼海镇对那周温二人的评价,李老先生在那一次说的也很明白了。”
钱谦益轻笑几声,眼中满是轻蔑之色:
“……‘倘若日后有人作《明史》,这周延儒,温体仁两个,都是只能名列在〈奸臣传〉里的’——这便是人家的原话了。可笑周玉绳还想着要把我挤掉,却不知人家其实早把他看死了。”
陈在竹愣了一愣,过了片刻,方才恍然道:
“难怪那温某人几次主动示好,琼镇都不理会……可他们对周某还是挺客气的吧。”
“因为这两人还是有些差别的。”
钱谦益笑眯眯转着杯子,悠然道:
“这两个人的一切为人处事,都只是为了保住自身权位,所以只要从这方面入手,便能将其所思所想猜度个八九不离十。这两年我应付他们还算顺手,便是因此了。然而周玉绳身上毕竟有个状元头衔在,所以他做事还要顾及几分面子,换句话说:他还要点脸。至于那温某人么……”
钱谦益嘿嘿轻笑了几声,似乎是想起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在琼州时曾与赵军师闲聊,提起过那温某。赵军师说那人若得了势,就连他都要畏惧三分的——因为那温某有三大优点,连赵军师都极佩服的。”
“第一:坚持。”
“第二:不要脸。”
“第三:坚持不要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