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周四更新过了,没想到有人说不算……可怜的存稿君啊,注定是成长不起来了。
还请朋友们继续支持新书,推荐票月票投到那边去,坚持前两个月就好,万分感谢。
-------------------------------
——相比起某个小丫头杂七杂八去打听来的一些信息,郭逸这边,结合了那本“历史金手指”的内容之后,对于周延儒周首辅推荐过来的这两位大才可谓是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包括他们将来的成就和结局也都清清楚楚。
当然,在这个时空,他们的结局肯定会和原先历史有所不同。不过,参考他们在原来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在那段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大势之下的举动,却可以对这些人的脾气秉性,有一个比较确切的了解——随着他们越来越多的干涉历史,改变历史,那本“历史金手指”记录的最大作用,估计也就在于此了。
随着郭逸的介绍,在座几人也开始纷纷议论:
“吴伟业还不错,才华确实出众,气节么……虽然后来迫于形势降了清,但临死前宁肯要求穿僧袍下葬也不穿清朝官服,在那时候的大环境下也算可以了。”
“张溥这个人……就有点不太好琢磨了。此人聚众闹事的本事可厉害啊!还没有功名的时候便组织苏州市民打跑了锦衣卫缇骑,组织市民搞暴乱,为了冲击衙门不惜纵火烧城……在明朝都他娘的敢这么搞,若是到了我们那个社会氛围中还不得上天啊!……行动能力太强也不好。”
“他的野心太大,政治主张又太狂热……据历史书上记载,说他后来居然以阴私之事威胁其座师周延儒,要求后者按照他提供的名单提拔官员……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别的不说,私德上恐怕就有些问题吧?”
“所以他最后的结局是暴病而亡……据说是被周延儒派人毒杀,这倒挺符合那位首辅老爷的性格……张溥这个人,历史书上的评价较为复杂。但史书本就不可全信,咱们还是先接触一下再说吧。”
——众人一番谈论下来,对于吴伟业,大家的感觉都挺一致:就是那种标准的传统儒家文人,文才不错,爱国忠君,内心想要做个好人,但性格较为软弱,政治才能一般般,在压力面前会屈服——基本上可以看作一个年轻版本的钱谦益。
而对于他的使用,大致上也就跟对老钱差不多——可以尽量支持,将来估计会是个不错的中层官僚,或者是他们在大明帝国的又一位优秀代理人。
而对于张溥,各人的评价就差异较大了,有人认为他胆大敢为,不拘一格,正适合用来打破这个旧时代,是个值得大力培养的人才。但也人觉得此人行事极端,翻脸无情,且野心极大,琼海镇在他眼里恐怕也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目标……就算下大力气加以栽培,恐怕也是养不熟的。人家照样会因为他心目中的“正道”而背弃你。
“关键是这样的人三观已经固定,而且根本就不可改变啊,他绝对不可能放弃他的政治主张,而他的政治观念……肯定跟咱们有极大差异。就算暂时能在某些方面取得一致,将来也肯定分道扬镳。”
说到最后,大家对他的评价还是“继续观察”。反正目前暂时还不需要真正考虑怎么安置这两位——这两人在翰林院的清贵位置上待得挺开心,暂时也还没到要外放的时候。周延儒也只是先让他们和琼镇诸位多多熟悉,为将来可能的合作增加渠道而已。倒没说马上就要让他们前往琼海军的势力范围。
吴伟业是个老实孩子,既然座师这么说了,他也就常常来琼市坊中走动,平时和这边诸人交流之时也能看得出:他确实是尽量想要和这边拉近关系的。但那位张溥可就傲气得很了,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露过面,这边几人对他印象一般,恐怕与此也多有关系。
谈论到最后,有人却又提起了另外一位:
“说起‘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如今都是跟咱们扯上关系了,另外剩下的那一位,最近却也经常来琼市坊啊——而且是主动和咱们结交,很有投靠之意啊!”
“哦?”
众人一听都是颇感兴趣——江左三大家中最后一位龚鼎孳,在史书上的名声那可是糟糕透顶,所谓“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更有“流贼御史”之称,即使后来做到了清朝的刑部和兵部尚书,却依然被编入到《贰臣录》里——不过话说回来,所谓“江左三大家”都在这本名录中,倒也谈不上高下。
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