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雄心慷慨宵飞檄2
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旧约;箴言》
。。。。。
逃亡的摄政麦海迪,站在满地的血污中,来自大马士革使团成员的尸体被扒光,然后胡乱的堆在一起,其中几具满是被拷问过的伤痕。
不光是护卫人员,他们的奴婢和侍女,也被毫不留情的杀死,以免走漏消息,只有马和骆驼被留了下来。
但是哪怕是面对成驼整车的财宝和物资构成的战利品,他们也丝毫没有作为胜利者所具有的欢欣和从容。
这一次突袭,让他们损失了一半的的人手,此外还有相当部分乘乱逃跑了,显然是不看好麦海迪及其追随者的结局。
当复兴王朝的拥戴者,转眼间变成新政权口中的叛党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比如沿途的故国臣民百姓,很可能变成潜在敌人的情况下。
麦海迪可不是拉赫曼,仅仅凭借一面绿旗和数百名追随者,就能一路杀到安达卢西亚的首府,这是无可妥协的王统之争。
于是,剩下的人也陷入纠结和分歧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和大马士革取得联系。。”
“将我们的人头当作礼物一起送过去么。。”
“我相信叶海亚大人。。。”
“你这是让我们的命运托付给一个背主之徒么。。”
“我们可以去巴勒斯坦或是约旦地区,相信还有足够的忠义之士。。”
“那里现在是王朝与前朝余党的战场,也是篡逆者的旧部所在,比起叙利亚更加危险。。”
“我们去南方。。”
随着这个声音,麦海迪终于下了决定。
顺着他鞭子所指的方向,众人只看到了遥远绿洲之外的茫茫沙海。
。。。。。。。。
亚述行省首府,摩苏尔城中,因为赛里斯军队和拜占庭人发生冲突的消息,而呈现出另一种氛围。
如果说,拜占庭军队西进的消息,对于两河流域的基督徒来说,是福音和鼓舞,那对当地上至伊斯兰教长和经师,下至普通的穆斯林民众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噩耗和灾劫了。
由于叶海亚在泰西封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让位于伊拉克行省,乃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甚至是两河流域,数量众多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群体,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割裂和对立情绪。
在阿拔斯帝国的王统和权威还算完好的时期,这些只是被压抑在社会底层的逆流而已,随着时间的流失,或许会被逐渐被社会融合所带来的附带影响,所冲淡和忘却。
但是当来自上层的压制和监控因为外来入侵者而消失之后,各种复仇或是排斥的思想顿时如涌动的春潮一般,很容易就被煽动和鼓舞起来。
毕竟,以战争需要为由,残害本国的臣民,对于十数万个基督徒家庭及其关系群体,所犯下的血债和仇恨,已经无法从当事人身上获得追偿了,于是那些无处宣泄的情绪,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叶海亚牺牲来保护的对象,并且直接体现在了对待穆斯林社会的态度中,只是双方都力量严重不足,没有办法将口号和思想付之行动而已,再加上新占领军对于治下地区的严厉手段和高压政策,才没有什么轻举妄动,仅仅停留在一些零星的口头和〖肢〗体上的冲突。但是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虽然说,作为战败国的臣民,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其他信徒,所要遭遇的命运和苦难,并没有太大的无别,但是相互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担忧,就足以行成不同的分野和态度。
毕竟作为走出贫瘠艰险的沙漠地区,迁徙定居在肥沃富饶两河流域已经两百多年,以阿拉比亚后裔为主的穆斯林,他们已经没有了先祖那种勇于对抗一切,征服探索的无畏和英勇,作为受优待的社会群体,安逸富足的生活和先进文明的熏陶,已经磨灭了大多数人的血性和抗争精神,虽然现实和心理上的亡国,占领军蹂躏和暴力,所带来的伤痛还没有办法愈合,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许多人的生活还是要想办法继续下去。
同样是被外来自民族压迫和歧视,为新统治阶层做牛做马的结果,但是相对于善于发动和运用被征服地区各民族的力量,让各色信仰和族群在某种程度上共存,同样用穆斯林组成部队的赛里斯人,动不动不用以上帝和光复信仰为理由和大义名份,鼓舞和发动对东方的掠夺和开拓战争战争,因为强盛或者衰弱而用两国臣民血泪来书写历史的拜占庭人,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且不要说长期相邻的两大帝国之间,历史上动不动兵临对方都城之下,各种对抗和征战所造成的仇隙与宿怨,光是想到那些本地的基督徒,由此得到西方军队的支持和武装,而获得在社会生活中大规模施行报复和迫害力量的可能性,就足够让这些头脑最睿智和冷静清醒的穆斯林们,对自身的前景悲观无比。
至少从现实看来,那些赛里斯人推翻了阿拔斯王朝的统治之后,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中,同样大量使用穆斯林来提供各种服务和劳役,乃至和其他民族一起,组成治安力量和附庸部队。
因此,在摩苏尔城中最古老的艾玛韦德清真寺中。
“在现有的局势下,我们只能选择看起来不是最糟糕的那个结果了。。”
一名大教长总结性的发言道“那我们就需要加倍的努力,与当局进行合作。”
“哪怕为此背负耻辱和骂名,付出好几代人牺牲为代价,也要尽力推动和实践,建立我们教派自治领国的梦想。。”
“回去告诉我们的同胞,有限协助赛里斯军队与希腊人的战争。。是被穆圣的教义所赞许的”
。。。。。。。。。。。。。。。。。。
两河流域的河洲地区,一只小小的队伍,正在南方行进着,被巡游在道路上的游骑兵,再次拦了下来问话。
带领这支队伍的马哈茂德。安塔克,用谦卑的笑容再加上并不熟练的波斯语,手舞足蹈的比划了半天,才得以继续通行。
他是一名小领主,属于由“伊克塔”(贵族)、“瓦克夫”(寺院)、“米克尔”(世袭官吏)的庞大封建采邑体系中,最底层的一员。
他的祖上,则属于改信伊斯兰教并且投靠新政权,而得以保留了他们原来的土地,的原拜占廷、伊朗贵族联姻组成的家庭,从伍麦叶王朝到阿拔斯王朝,沐浴在至高至大的光辉下,已经是第四代了。
不过他远离huā果成荫,凉爽舒适的小庄园,出现在这里,像一个逐利的商人一样奔走于道路之上,却是因为某种政治上的原因。
虽说阿拔斯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在城市之外的地区,它所建立的封建采邑制度,却比较好的沿袭下来了。
虽然相隔甚远,但是在阿拔斯王朝建立的地方官府,失去了可以控制局面的权威和力量之后,这些以城市为中心,聚拢起来的土地贵族和大小采邑主们,也产生了种种野心和异念,他们一边纷纷打出自立的旗号,相互连横合众或是党同伐异。
只是因为战争和征发壮丁的缘故,大家都普遍力量不足,再加上来自外部威胁的存在,才没有因此相互攻伐,保持一个相安无事的脆弱局面。
另一方面却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向巴格达的外来征服者们,献礼和进贡,以试探和摸清他们的喜好和态度,以决定自身身家命运的走向和对策,比如评估一下这些来自东方的军人,究竟是满足于现状的短暂过客,还是开创新时代的征服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