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有一半是水或不产任何东西的土地,良田不过国上的四分之一,出产的小麦很少,质量也不好,另外还有少量的黑麦,燕麦和绵羊。”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谈起刚结束的尼德兰之行,穆玉峤是如数家珍,但言谈间并没有多少兴高采烈,更多的则是忧心忡忡。
“他们在土地上精工细作,收获的蔬菜在城市街头叫卖。虽然缺乏土地,但他们却把牲畜养得更好,从德意志兰和日德兰买回来的瘦牛,他们养一个月就变得又肥又壮,看上去不显眼的一头奶牛,每天都能产三桶奶。”
生怕董南没有个概念,穆秀才还比划了一下桶的大小。对尼德兰,董南并不是一无所知,甚至在穿越前还曾去阿姆斯特丹旅游过。
在他看来,如果穆秀才仅看到这些表面现象,那这一趟尼德兰之行算是白去了,立马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说道:“表面上看来似乎没什么,甚至都不登大雅之堂,但事实上这是一次农业〖革〗命。”“农业革钢”穆秀才糊涂了,在他那有限的认知里,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基本上靠天吃饭的农民,并没有什么农业。〖革〗命这个词更是闻所未闻,哪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董南意识自己说得太超前了,接着解释道:“确切地说是一种革新,他们将农业商品化,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糊口。他们将农田变成田园式经营,发明合理的轮作方式,依靠施肥取得更高的收成。另外还兴修水利,防旱防涝,其重视程度是其他欧洲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岂止欧洲固家?在穆秀才的印象里,大明自开国以来,好像都从未像尼德兰那样大规模地兴修过水利。见董南紧盯着自己,穆秀才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这个农业商品化,卑职虽然一知半解,但还是有一点感触的。比如一些地方种不了粮食,他们就种亚麻、大麻以及两种叫菘蓝和茜草的染料。英国出产的本呢绒都在尼德兰染色,染料也变得紧俏起来,整个染色成本相当于原料的一倍,给农民带来很大收益。”董南微微的点了下头,一边翻看着几个仓库的物资储备清单,一边示意继续往下说。
“他们很节俭,连条件不错的殷实之家都保持着节俭地生活习惯。
他们只吃自己捕的鱼,种的菜,最好的布料销往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然后再从英国买较为粗糙的布料自己用:操纵一条商船,法兰西和英国要用12个船员,而他们只要8个。法兰西人一个月要赚20里佛,他们干得活比法兰西人还重,却只拿10里佛,甚至还心满意足……”从农业说到纺织业和造船业,从纺织业和造船业说到商业,穆秀才说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就董南正准备问问他是不是要写一本游记之时,穆秀才突然疑惑不解地说道:“大人,有件事卑职一直想不通?”“什么事?”“西班牙国王通过联姻取得尼德兰统治权,他们并没有反对;西班牙国王重新划分行省时,他们也坦然地接受了:甚至连西班牙国王派来新总督时,他们也顺从地臣服。这好好的,税负也不算太重,他们为什么就造反了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基本上问到点子上了,董南沉思了片刻,解释道:“税负的确算不上重,菲力浦二世在位时颁布的最为严厉的税制,也就是对各种动产和不动产征收1%的财产税:对土地买卖征收5%的转卖税:对商品交换征收10%的交易税。相比西班牙本土、法兰西、
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各诸侯国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
但尼德兰人的钱,都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辛辛苦苦赚出来的,谁要是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那他们就会奋起反抗。表面上看来他们很保守,但事实上却一点都不激进,只要不动他们的钱,其他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所以当他们废除西班牙国王对尼德兰北部各省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拥有一个国家之后,他们却不知道该把国家交给谁来管理?对于那些领导独立战争的商人们来说,他们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权利而是商业利润,他们希望找到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由保护者来照顾尼德兰的安全,而他们则去照顾自己的生意。
他们没有像威尼斯那样变成共和制,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前卫了。
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一他们将自己的国家托付给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谁也不会嫌地盘小,英国女王爽快地同意做他们的君主,并派出军队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到这里,董南突然话锋一转,呵呵笑道:“但是精明的商人们很快就发现,英国女王收取的保护费,实际上比他们赶走的西班牙国王还要高。直到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不是一个好主意,也就有了现在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我明白了”穆秀才长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难怪杰尔、霍拉、比利和梅尔斯他们都不在乎谁当〖主〗席,谁当总督呢。只要不动他们的钱,只要能让他们赚更多钱,选谁当〖主〗席和总督都一个样。”“这就是生命和财产不可侵犯的作用。”
董南微微的点了下头,指着地图上的南美说道:“看见没有,这么大一块地盘就是一个叫皮萨罗的西班牙人率领169人打下的,他们并不是职业军人,而是由〖书〗记员、神甫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