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群内读者甲惊呼:飞哥,有人给你连投了好几张最低分的评价票;读者乙:这得是多大的仇啊;读者丙:真有钱;小飞当时镇定回答:神马都是浮云,你们的支持才是王道……哥太淡定了:)
~~~~~~~
山上的绿意一天浓似一天,积雪慢慢融化成溪水,溪水又慢慢滋润着冻结一季的土地,春天将至,山寨之上生机勃勃。
一下增加了近两百青壮,还是有战斗力杀过人的前乞活军旧部,鸡鸣寨的战斗力提升数倍。
王烈将冉瞻原来的手下统计出来,除去冉瞻的婆娘和小冉闵,再去掉救治不及,死掉的五名乞活军兵卒,还有一百八十六个能打能杀的汉子。
加上王烈原来的三队人马,就是二百一十六人。全寨总人口则达到了三百零五人,已经等于一个小乡村的人口数量。
但光有数量还是不行,王烈要将这些人马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整编就是最好的办法。
王烈将二百一六名青壮重新分配,这次完全按晋军常备编制的数量,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总共分了二十一什。
王烈将其中十五什组成了一队,至于多余五什人马,是王烈从所有人中特意选拔出的最精壮的五十六个汉子,交给苏良统帅。
按照王烈的打算,应该在正常的军卒编制外,建设一只强悍的战队,至少要做到以一当五,而性格严谨、稳重的苏良无疑是这支队伍最好的主将人选。
而王烈干脆将自己封为了队主,苏良和冉瞻自然是副队主。
而胡大海,白文和原来冉瞻军中的几个骨干荆展、刺五阳等人则充当什长。
训练方式仍然按王烈开始训练鸡鸣寨的办法来进行,当然这些前乞活军的士兵军事素养肯定是足够了,主要是纪律上贯彻,还有就是队列的训练。
而原来已经训练成型的鸡鸣寨的三十名兵卒则被打散,分配进各什当中,专门负责带领原来乞活军的士兵学习队列、严守纪律。
冉瞻看见这些训练办法分外惊奇,体验之下,赞不绝口,更是将王烈当成了武侯转世一般,否则又有什么人能想出这么简单实用的练兵之法呢?
战力增加,给鸡鸣寨的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而山上平和友好的生活也迅速让冉瞻和他原来的部下喜欢上了这里,并真心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园来守护。
可山上的日子却也开始捉襟见肘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消耗,王烈上山的时候买的三百石粮食还有近一百五十多石,这还是王烈在山上养殖各种牲畜,腌制各种野菜减少粮食消耗的结果。
现在山上一下子多了两百张吃饭的嘴,还基本都是正当壮年的爷们,这剩下的一百五十石粮草顶多能维持两个月。
幸好,时间已经到了晋晋永嘉七年的春天,开春时,王烈就让寨里的百姓扩大了开荒播种面积,环绕鸡鸣山的十几个山头的半山几乎都被秘密开辟成了梯田。
今年晋朝东北的气候还算正常,如果没有意外,这些土地足足可以打下了六百多石粮草。
但是,这些粮草毕竟还是纸面上的数字,并也不足以维持这些汉子的日常吃喝,而且最主要的是东北之地战火即将再起,为了不被人发现山上的情况,王烈已经严禁鸡鸣寨里的人再随便下山,包括开荒种地,以免引来敌人的注意。
这样一来,必然延误了土地的看护。
至于现实的粮草问题,王烈曾让白文再次下山,但这个时候中原大旱,粮食绝收,已经影响到了幽州,粮价飞涨,一石粟米已经涨到了三两银子,而且据说还在涨。
而且,这个时候各个割据势力也都在大肆收刮粮草,若王烈再大批量买粮,势必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王烈只让白石收购了两百石粮草,够山上人多维持三个月的,就放弃了收购。
同时,指挥山上众人开挖野菜,将野菜晾干腌制,当做副食,并加大了牲畜的养殖,总算暂时缓解了粮荒。
针对未来发展的瓶颈,王烈心中其实已经有了计算,但他觉得还是要取得山寨里众人的支持才好。
王烈需要的支持不是表面上的服从,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治大国如烹小鲜,统辖数百人也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