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 狂飙的中药材价格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块钱一份,屈广全买了一份。对比后世的回忆,屈广全在想,这样的行情,商机在哪。

    1988年“价格闯关”的文件大约是八月份出台的,到时候肯定又会有新的一轮涨价。但是,这样高的价格,明显很快就会崩盘,如果是投资的话,不亚于火中取栗!

    不算是理智啊!

    既然可以算定价格一定要崩盘,要是在西方就可以做空市场,就是拿今天的价格去赌将来的价格必跌,倒是可以挣一笔。

    但是,现在是八十年代的内地中药材市场,没有这样的玩法啊。

    能不能现在找到订单,按照现在的价格签约,秋后在供货呢?

    可是中药材交易,一般都是现货交易,哪有期货交易的。

    屈广全逆向思维,现在中药材市场明显又是个卖方市场,现在只要有货,就不愁卖得出去,只要是价格不超过市场价,现在这情形,那就是抢购啊。

    短平快挣钱的办法就是迅速从各中药材产地调进货源,立即抛售,一旦“价格闯关”文件出台,价格会涨到顶峰,那将是一切的分水岭!

    只要在分水岭前面把手里的货物清完,不管做什么,都会挣一笔,只是利润多少而已。

    屈广全做了两个决断,一个是找货,一个是找商家做类似期货交易的生意,用现在的价钱定价,秋后交接货物。

    找货,那就是去产地了。现在知道的就是杜仲、板蓝根、川芎、厚朴等等市场上很热,找到货源就等于找到财源。

    “黄新东,你舅舅的货都是怎么买的,又是怎么卖的呢?”屈广全准备从学习黄新东舅舅开始。

    “额,我们一般都是有供货商的,比如常年拉杜仲的都给我舅舅留有地址,我舅舅要货,就让我们几个去到那些人家里去拉,他们也经常到我舅舅家串门,发现货少了,一般也会主动送上门。卖么,我舅舅在大行(就是中药材交易中心)里面有门面,外地来的客户买零货的,因为我们算的价格低,而且不掺假使活,他们一般买了一次,下次还来买我们的货。”

    貌似没法学啊,自己还得学业为重,这样的生意,得天天绑在市场上才可能玩得转。

    “那你舅,就从没有去外面采购过?”屈广全不死心。

    “额,倒是去年有过两次,好像去陇西的一个县,买了那个县供销社采购站收来的黄芪,当归,说是采购站现在都维持不下去了,低价卖掉货,还信用社贷款。”黄新东回忆。

    为什么要“价格闯关”?就是在1988年这个时候的物价是双规,一个是国家严格要求的供给制价格,一个是随行就市的市场价,一般国家定价都比较低,而市场价就比较高,这就不免造成混乱,必须要打破这个局面,才有了深化经济改革“价格闯关”的阵痛。

    那个时候,中药材的收购一般都是各县的药材公司或者是供销社设的收购站按照国家统一定价收购中药材,但是1985年以后,国家逐渐放开了管制,导致了很多个人参与收购,才有了中药材价格上涨,国营的公司就吃了亏,首先收购价低了收不到货,其次是收到了货,过去国家建立了一套购销体制,可以随时把到手的中药材交易出去,换来盈利。

    市场放开以后,中药材的交易都到中药材市场来了,收购站收上来的中药材如果不拉到中药材市场来卖,就没有了销售渠道。如果采购站把货拉到市场去卖,因为他们是国营的体质,多少货都得经理、副经理、财务还有办事员或者叫业务员大家一起去市场,结果,卖货的钱,还没有集体出行花的钱多。

    黄新东的舅舅大概在1988年以后,专门对这些采购站下手,硬是低价收了不少货,因此大发了一笔。

    黄新东的话立即勾起了屈广全尘封多年的记忆,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光大道,屈广全站起身来,一把拉过黄新东,“我有主意了,黄新东,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发财?”

    “那还用说吗?”黄新东不假思索。

    “那好。等几天就从你舅舅那边辞职,我有一个大活,得需要你鼎力支持!”屈广全目光炯炯有神。

    “我——”这事有点突然。

    “你不需要现在就做决定,今天跟我走一趟,你再做决定不迟!”屈广全完全相信自己可以用实际行动说服黄新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