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七一章 无偿献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是懵懵懂懂的。好在刘云凤很配合,毕竟事关自己的工作分配——屈广全说的合理献血有利于健康的理论,听起来就很蛮合理的了。

    第三个准备工作,说服更多的人参加这次活动。

    无偿献血,一个人是造不成新闻效应的,必须得有些基数才行。

    刘云凤得到了通任堂所有人的认可,成年的王红和钟灵芝,还有店里面的几个小女孩,仓库里两个苏师傅的徒弟,都很支持。

    刘云凤的几个桥州同学,也很给面子。

    第四个准备就是屈广全整个策划的最关键一环,请宣传部门造势。

    八十年代的国内推行的是义务献血。

    义务献血是将献血的任务,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个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但是当时人们的传统观念还是很深,单位领导接到指标后,无不是辗转反侧,原因是怎么样动员,职工们都是相应寥寥。

    于是,怪胎应运而生。

    单位为了完成指标,以各种贴补和长短不一的假期作奖励来回报献血人员。名义上是义务献血无偿的,变成了有偿。

    这样给指标献血的办法是解决不了实际需要的,于是,就出现了卖血。

    据1990年的官方统计,我国每年献血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足2%,而在献血人群中,无偿只占1.6%,义务献血43.8%,卖血54.6%。

    1989年在马尼拉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输血回忆上,中国无偿献血世界排名倒数第一。

    因此1988年的时间,刘云凤带头无偿献血这事应该说很有新闻意义的。

    记者听说会主动找上门的,但是这个偶然性太大,宣传力度也很难达到屈广全的目标。。

    如果宣传部长感到值得报道,那力度肯定不一样,而且宣传部长还捏着一支可以签字留人的笔。

    。。。。。。

    “我的成人礼,很不错啊!”陈瑶听完屈广全的策划,轻轻拍着桌子:“哎,屈广全你说明年咱们高中毕业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来他一下。”

    “当然可以!”

    “要不,我通知一下咱们同学,愿意明年参加献血的,到现场搞个签名,助助人气!”果然是陈瑶,很有领导干部的政治头脑。

    “那敢情好!要不,和赵老师商量一下,毕竟是牵涉到咱们班了。”

    陈瑶起身,“这个暑假总算是还有点意义。”

    有车就是方便,二十分钟后,屈广全、陈瑶、李桂芳和王梅就出现在了赵北亭一中的家。

    一见自己得意的学生来了,赵北亭穿个拖鞋就迎上来了。

    王梅一伸头,看到了书案上有一沓稿纸,明显是赵老师的字迹:“赵老师写小说呢!”

    赵北亭一笑:“我哪能写得了小说!这不是看《人民日报》有个征文,准备凑个数。”

    李桂芳赶紧拍马:“赵老师绝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陈瑶居然也是马屁精:“谁不知道咱一中教政治的赵老师,写论文那是一把好手!”

    屈广全正要紧跟形势,被赵北亭打住了:“别夸我,我的水平什么样,我知道。倒是该给屈广全贺贺,我看征文评委里面就有一个叫屈广全的!没想到啊我学生能当评委了。”

    大家一愣。

    赵北亭笑了:“开玩笑的。里面有个评委的名字也叫屈广全。你们看看”

    赵北亭拿出登《征文启事》的报纸,果然在评委里面找到了屈广全的名字。

    “光明龙虾杯改革开放十年征文大赛!”陈瑶一闪念:陈平原同志说过屈广全在光明的光辉事迹。有没有可能真是这个屈广全。

    但是,请屈广全当评委,不可能啊。这是党报,第一大报,不可能开这个玩笑的。

    屈广全同学也有自知之明:“没想到啊,我这个名字居然也有重名的。我以为就王梅那样的名字重名的才多。”

    王梅一伸舌头:“要是真是你就好了。你看看一等奖奖励一万块,还被邀请到燕京参加国庆节活动!”

    “赵老师,您老要发财了!”

    “赵老师,其实拿个第三名也不错额,第三名奖励一千,也可以参加国庆活动的。”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