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军师,关君候所犯何罪?”李锋眼睛不眨,含笑盯着诸葛亮的瞳孔。
诸葛亮摇了摇扇子,答道“私放曹操,公然违抗我军军令。”
李锋再问“再问军师,此一战,可有人发令。”
诸葛亮离开李锋的目光,回到帅台,用羽扇指了指帅台上的主帅剑印,道“蒙主公赏识,军中将令,皆出自亮手。”
李锋环视众人,哈哈一笑,再问道“为帅之道,当知人善用,以军师之才,又与君候深交,岂能不知君候为人几何。”说罢李锋又走到关羽身前,接着朗声说道“关君候何许人也,当世之豪杰也。昔日徐州兵败,君候为保主公家小,不得不屈膝委身曹贼,立三约而暂降。那曹贼可是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尚金封侯,何其厚也。然,君候身在曹营心在汉,闻主公栖身于河北袁本初之处,即挂印封金,闯五关,斩六将,千里单骑护送二位夫人与主公相聚。此等忠义之举,世人皆知,何独军师不明?”
李锋越俎代庖,将原本属于刘备说出来的话,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赢得满帐喝彩,拍手称赞,个中就数张飞嗓门最大,最卖力。关羽本就红润的脸上更添几分和色,看向李锋的目光都带着丝丝不易察举的笑意。
李锋见得到众悦,知道离出头就差一步,旋即清了清嗓子,再说道“曹操兵败,必投南郡,然势穷,胆俱,且又生性多疑的曹操必不敢走大路,而走捷径华容小道。军师即以料到曹操必走华容,何以独用关君候?”
李锋朝大家张了张双手,似在询问众将意思,旋即又说道“以关君候义薄云天之义,必放曹操。为帅者,首要便是知人善用,以军师之智,何以不明此理?锋以为,君候无罪,而行令之人,用人失误,反应受过。”
未等诸葛亮说话,刘备便当先一步开怀大笑,离开帅台,走到李锋身前,一把执着李锋的手,道“定国大才,洞察军师用意,备心甚也。”随后又挥退入帐军士,复道“适才军师之言,皆为成全二弟还他曹操一个人情罢了,二弟切勿当真。”言罢又令军士添台加座请李锋入席。
李锋入席后,又道“曹操虽败,然元气未伤,中原各州,仍有数十万兵马。如曹操丧于主公之手,那么曹仁曹洪,夏侯兄弟便会立其子为主,举兵向刘复仇而来。倘若此时孙权再倒打一耙,反手捅主公背后一刀,此一来危也。”李锋随手拿起杯酒望嘴里灌了数口,喘了口气,接着又道“以周瑜之才必定看破此事,故而弃曹操不顾,用兵夷陵,皆为夺得南郡做准备尔。军师早就看破周瑜诡计,而遣关君候把守最后一关,原意便是让君候将这个人情还给不能死的曹操。此一举两得之美事,普天之下,也只有军师才安排的来。”
李锋出了风头,赢得所有人的另眼相看,却得罪了诸葛亮。故而最后转口又赞了一番诸葛亮,做到即得利,且不开罪诸葛亮两赢局面。当然这话也是出自真心的肺腑之言,诸葛亮一直就是李锋心中的偶像,穿越之前还在武侯祠怨天不公呢。
“呵呵,定国大才,却一直委身侍卫,亮以为主公应当唯才是用,以安天下有志兴汉之士。”诸葛亮说罢,转身朝刘备轻施一礼,等候刘备决断。
李锋闻言顿时心中狂喜,有了诸葛亮的举荐,那可比自己强出风头胜过百倍。一时间竟然感到丝丝羞愧,毕竟坏了诸葛亮在关羽面前立威的机会。
那刘备也不推脱,摆手示意诸葛亮归席,旋即举杯邀众将共饮,而后继续道“定国,贱内那你就不必回去了,日后便留在军中与军师一同参赞军机,助备兴汉。”说罢又连饮三杯哈哈大笑。
李锋当即出列,拜谢道“蒙主公,军师赏识,锋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未等刘备令起,张飞却微醉出列,一把将李锋拽起,硬是往自己坐席拉去,同时还不住说道“先前对先生多有得罪,俺老张在此给先生赔不是了。”说罢,抄起大碗,又是连饮十数杯,哈哈大笑。
李锋志得意满,得到了想要的自然不会跟张飞计较过多,也跟着张飞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生欢乐。
古代的酒虽然不比现代,但即便是这样,几碗酒下肚,李锋不禁觉得一阵头晕,脸上发烫。适时,诸葛亮也举杯来敬,问道“定国先前即以料定刘孙联盟,不知如今曹操兵败,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可否试言之?”
李锋心中诸葛亮是想再进步替刘备考验自己,也不做作,饮了杯中酒之后,起身答道“曹操兵败北归,荆州士民多半思念故主刘表,主公乃与刘表同宗,此刻欲求立业之基,便当乘此良机,一举夺占南郡,再取荆襄。”
诸葛亮故作沉吟一番,又问道“曹操虽然北归,却留曹仁镇守南郡。据亮所闻,此人乃曹氏亲贵,极有勇略,城中又兵精粮足,只怕难矣。且东吴孙氏贪图荆州久矣,赤壁一战,孙氏出力甚众,岂能眼望主公坐拥荆襄之地。定国所言,亮以为不妥,还需慎重,慎重。”
刘备也看出诸葛亮是在为自己试才,也跟着问道“军师所言不无道理,此议不得不慎之又慎,定国可有良策。”
李锋看着这对君臣,心中暗骂两人狼狈为奸,果然是一个鱼,一个水,当着这么多人面唱双簧戏。历史上张飞跟黄忠就多次让这两人忽悠过去,不过既然已经无耻过一次,那就再借历史表现一番,也没什么不可以。又离开坐席,故作生气道“主公,军师欺我也。东吴周郎自负才高,对于南郡志在必得,今兵锋已直抵南郡。南郡城高壕深,且曹仁才略不凡,兵甲充足。此二人阵前争锋相对,拼个两败俱伤,主公坐山观虎斗,不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