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正大清最高领导人是你家皇阿玛不是?
雍正收到这些奏折的时候,自然是怒不可遏,并且在隔日里询问了十六,还有张廷玉的意见。
问十七,十七是肯定赞成的,谁让人家媳妇的侄女也被牵扯进去了呢?
十六现在管着宗人府,现在基本每天被上门的一些宗亲贵族给烦着。
而且来的人,个个都是十六的长辈,有些的,十六还得执孙礼的,哪怕他贵为铁帽子亲王,可是,对长辈他能怎么说?
自然得好言好语的劝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了。
简直是太耽误他办公事了。
因此,他的意见便是,弘昀还是招回来吧,其实西北的,完全可以从哪儿就地升一个上来。
升上来的人,自然对皇帝你感恩戴德了,没必要非得皇子或者皇侄过去。
雍正一听,也有道理,便让满汉两位兵部尚书还有弘历各提了一位人选上来,自己再做最后定论。
至于弘时反正已经是免职了,雍正又下了一道圣旨,让弘时暂时自我圈禁吧。
至于弘盼,雍正是压根也不会相信他会做出这种事来的,只不过,现在群情汹涌,雍正也得考虑考虑。
而就在这个时候,弘昼带着西藏公主回来了。
据说这位所谓的公主,是西藏某个部落的公主,人家是来联姻的,联姻的对像,自然是皇子了。
一时之间,便把之前的丑闻给盖了过去。
京城太需要大好消息来盖之前的丑闻了,因此,大家都十分的期待西藏公主进京的事情。
十六带着弘盼忙碌了起来,至于弘历,则负责加强了保安系统。
宁华则把下面的人收上来的情报,梳理了一遍又一遍。
李家的那姑娘虽然不是完壁,不过,由于宁华之前说了,只要人家愿意嫁,咱还是愿意娶的。
不过,人家李家人也不是笨的。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仗的只不过齐妃。
可真嫁进去了,要了他们女儿的命,那真是件太容易的事儿。
这李家人也是个聪明的,疼女儿的,因此便上旨求圣上答应他们的女儿落发为尼。
太福晋能让自己的男人在炕上躺个十几年的,会是个心慈的?
别傻了,亲!
雍正见李家人这么上道,自然答应了,毕竟身为伯父,他也不好意思把这样的人指给侄儿,委屈侄子不是?
不知道是一回事,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了。
西藏公主进宫见过雍正后,便被安排了住处,而宫里就西藏公主的婚事,便有了争执。
其实在皇后还是宁华看来,雍正要了人家公主,那是最最适当的不是?
做为帝王嘛,怎么着也得为大清做出贡献不是?
更何况,这事要是换了是康熙也好,乾隆也好,宁华觉得,依自己对这两位的了解,那肯定是他们很愿意自己来奉献的。
乾隆后宫不是有个回族的美人叫容妃的么?什么电视剧啊,小说里通通称这位美人为香妃的。
可问题是,现在的皇帝是雍正,而且不知道是那边的民俗问题还是怎么的,人家西藏公主那时候说了,想要嫁年轻的勇士,要嫁大清的巴图鲁。
雍正年轻的时候自然算是巴图鲁,倘若现在真为了那公主下场,估计也没人能赢得了雍正,可问题是,雍正真没把人家公主给放在心上,便打算把此事交给十七来办。
弘盼这一方,现在是迫切需要一件喜事来冲淡,但对于人选,有些举棋不定。
弘时是被圈禁着,可倘若是弘盼吧,给个什么份位?
弘盼三兄弟,基本是三位侧福晋的名份都齐全了。
没办法,谁让人家母族势弱,只能多娶几位名门妻族来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了。
再加上有那么几年皇后也势弱,李氏自然挑了许多贵女做了自己的儿媳了。
虽然有些人家自然是乐意的,可也未必是每家每户都愿意嫁的。
比方说像弘盼的其中一位侧福晋原本就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哥,那表哥也算是有前途的,已经在大内当了三等侍卫。
本来双方的父母自然是希望二人成亲的,毕竟知根知底,而且也是门当户对,可哪知道一道圣旨下来,自己的媳妇成了别人的妾氏,换了是谁也不能接受。
至于人家姑娘也不高兴,好好的正妻不当,谁乐意当人家妾氏啊,更何况,原本和表哥情投意合,哪怕以后有了妾氏,也有舅舅舅母,外祖母做主,再退一万,真有了妾,自己还是正妻,想怎么处理人家就怎么处理人家。
可当了皇子的妾氏可就不一样了。(未完待续)
(.)RU